安亭路55號,石柱和鐵柵欄圍成的院墻內。
翠綠茂盛的灌木被修剪的整潔干凈,上面帶著晶瑩的水珠。
正門進來的小路兩側,種著三顆老樹。
枝繁葉茂。
一到中午,三棵樹正好擋住正午毒辣的陽光。
林蔭灑在草地上形成天然的遮陽傘,可以供主人招待客人,納涼消暑。
等到入秋,枝葉枯黃脫落。
院內又會保持充足的日照,光是這點就能看出。
當初修建這座洋房的主人,必然下了一番苦心。
整棟洋房有兩個入出口,十字路口的是正門,走人的。
安亭路上的則是用來進車,大門正好能夠通過一輛車子。
之前的主人給后面搭了間小房子,用來給家里的傭人住。
不過,在溫雅萱的設計圖上,這間房子已經完全被抹去。
傭人房被她安排在洋房側邊,將原本的半間會客室隔了出去。
現在,哪個城市都是停車困難。
要是不準備兩個常用車位,回來光是找車位就能讓人火大。
一天的好心情全給毀了。
這樣的家還有人愿意回嗎??
“我準備將這里的灌木砍掉一半,這樣和傭人房連在一起,正好是兩個車位。”
“老洋房的磚瓦全都保留下來,能修復的修復,修復不了的更換。”
“這方面是錦繡的功勞,他們找到一些廢棄掉的洋房,從中取材……”
老洋房雖然貴重,但里面的情況也很復雜。
像這樣獨門獨戶的老洋房,在滬渡是很少見的。
總共加起來,也就那么幾十棟。
好多老洋房都是好幾戶人在用,完全就是個大雜院,公租屋。
更有不少直接就被房租租了出去,樓上一戶,樓下一戶。
左邊一戶,右邊一戶,這是很常見的。
所以,損壞也是在所難免的。
等人們意識到其中的價值,不少洋房已經折騰的不成樣子。
再去維護、修繕,其中的花費可不小。
更何況,大家都住在這里,到底是誰該出,出多出少。
誰愿意出,不愿意出的。
都是問題!
于是,不少戶主也就破罐子破摔。
將房子簡單翻整,從前的舊磚、瓦片都保存下來,直接拿到外面去賣。
別說,這么一折騰,還真有人賺了不少!
現如今,市面上就有人專門做回收洋房舊磚、瓦片、地板……
橫梁之類的。
反正只要是洋樓里的物件,或多或少都能賣上價!
這倒是也方便像秦昱這種不差錢,只要效果能恢復到最好的大金主。
“我的意思是再加一層,從原來的3層改為4層半。”
“不過,這方面好像有要求,看錦繡和衙門溝通的結果。”
在院子里轉了一圈,溫雅萱帶著他到外面又來回饒了個彎。
街道兩側只能看到洋樓紅色的屋頂和白色的煙筒,視線全都被綠植擋住。
放眼眺望四周,距離最近的高層也在兩三里之外。
洋樓的**性得到保證,這就很奈斯~
“你喜歡這里嗎?”秦昱問道。
看著已經在重起,在工人手中被修補完整的紅磚洋樓。
溫雅萱向往的點點頭:“喜歡,每個滬渡人都有一個洋樓夢,沒停過嗎?”
“現在不是聽到了?”
秦昱用手指撥了撥耳垂,輕笑道:“既然這樣,這棟洋樓給你住好了。”
“啊?”溫雅萱吃驚的看著他,伸手指指自己,又指指屋內。
秦昱隨意的打量著屋內的布置,像是自言自語道:“這種老房子,味道是有了,可就是不夠方便,先進。”
“若是裝了各種自動化設施,又沒了味道,嘖嘖……”
昱哥遺憾搖頭:“所以說,我還是更喜歡現代化建筑。”
“那你買它干嘛?”溫雅萱搞不懂了,哭笑不得的看著他。
搞了半天,最后自己是在給自己裝修嗎?
可是這樣一棟洋房,那需要花多少錢才能買到。
價格溫雅萱無法想象,但她知道光是修繕,前前后后就要花去一千萬。
還有給房子定制的全套家具,分別是酸棗木和金絲楠木(小葉楨楠)。
零零散散的加在一起,價格已經快接近3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