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經營管理上,并沒有過多的發言權。
當時,他們想要的是借鑒對方的風格、技術和經營理念,設計上的思想……
現在,他們想要的是全新的贏利點和銷售渠道。
博星的品牌和完全控股權,時間不同,需求不同,做出的選擇自然也不同。
所以,博星并沒有等來想要的救命稻草。
但他們得到了同行的宰牛刀:“親,你看起來不太好,要幫忙嗎?
1000萬歐,只要你百分之10的股份喲!你們的設計團隊借來用用沒問題吧!
親親可以考慮下哦,時間不要太久,你要破產了喲!”
博星董事會當場吐了,抓起腳上的定制皮鞋就砸了過去。
我可去你姥姥個二大爺,價值1億的股份,只給1000萬就算了。
還想挖走博星的家底,誰不知道博星是靠著設計起家的。
能打下現有的江山,全靠設計理念受到市場,特別是富豪圈的認同。
這不是落井下石……
這是直接給井里灌沙,里面還摻著汽油,埋好再點一把火,務必確認死翹翹!
另外幾家也差不多,有要‘借’設計團隊的,又要‘借’技術班底的。
大家都清楚這個‘借’是有去無回,可又顯得無可奈何!
墻倒眾人推,只有在面臨絕境時,你才能知道身邊是人是狗。
大多數時候,那些寄予厚望的人往往會變成狗。
反而是泛泛之交,偶然間也許會拉你一把。
就像鼓勵你的永遠是陌生人,打擊你的永遠是自己人一樣。
當博星總部接到華森的來電時,管理層是懵的。
有客戶想要收購博星,而且給出很‘公道’的價格,6億歐,全款支付!
所有人都可以拿到現金,這種交易方式實屬罕見。
在整個商業歷史中,也是極其稀有的概率。
好人啊,這是個大好人啊!
竟然在博星最最絕望的時候,向他們伸出援手。
如果沒有那些后續條件的話,就更好了……
不過,對方只給他們1小時討論。
1小時內沒有得到回復,交易自動取消,所有的條件都不再作數。
其次,對方要百分百控股,也就是說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兩名創始人也要一同出局。
另外,設計和研發團隊的核心人物要簽署新的勞工合同。
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工作時長和行業排他性。
十年內不得跳槽,如主動離職不得再從事相關行業等苛刻要求,讓所有人吵翻了天。
自由,我們要自由!
沒有人能夠提出這樣的要求,這是侵犯,這是無恥的,這是……
咦?
百分之1的股票期權,年底分紅,每年凈收入百分之15的研發投入。
“我想留下。”先前換在拍桌的創始人兼總設計師,布拉德·菲利希斯做出選擇。
如果真的如對方所說,未來的博星將再創新的巔峰,他想留下親自達成這一切。
另一名創始成員同樣選擇留下,對方答應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之大,讓他心動不已!
何況,他無法割舍對公司的感情。
這是由他們親自創建的品牌,是20多年的心血和生活重心。
失去它,離開這里?
一瞬間的迷茫讓兩人陷入沉思,他們還有什么別的地方可去嗎?
去做服裝設計師,去生產汽車引擎,還是再次跨界創業?
這也都不是他們內心最想要的,大海才是他們所向往的世界。
只有馳騁在大海之上的男人,才是真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