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夫子用自己的雙腳走遍紅塵,感悟天地,教化眾人,八十歲之前,夫子只是一個練過幾手的普通人。
而在八十歲那年,在紅塵飄蕩五十載的夫子回到了曲阜,一步登天!
立儒道,建儒門,收弟子三千,其中賢明者七十二人,從此,儒門大興!
在夫子立道的那個時代,說是夫子可以鎮壓天下一點都不為過,及至此時,曲阜孔氏雖然沒有大儒誕生,但依舊是儒門十二世家的頂梁柱。
因為沒人知道夫子到底留下了什么東西。
但是周溪卻是知道的,他是儒門現在唯一的大儒,因此可以隨時去往曲阜借閱書籍,比如現在的這本“夫子隨筆”就是他借來的。
而在夫子的這本“夫子隨筆”中赫然就有記載:鎮元子,地仙之祖,與世同君,居于萬壽山五莊觀。
雖然是夫子,但是他留下的關于鎮元子的記載也就只有這幾筆而已,中古之時留下的古籍很多,但是對于上古的記載極其少,而且還分散在了諸多古籍中。
如同這本夫子隨筆,只是記了一筆鎮元子,而對于菩提祖師齊天大圣卻沒有絲毫提及。
菩提祖師的名字還是周溪在另一本古籍中找到的,同樣也只是簡單的一筆記載。
盡管如此,當周溪看到這個記載之后也是驚呆了,不提后面那句“與世同君”的評價,單單是前面的“地仙之祖”就已經讓周溪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世人皆稱呼他們為陸地神仙,當到達超凡第三境融身境時,自身法相和肉身融合唯一誕生真靈,真靈誕生之后,就步入了入圣之境,這一步,儒門稱為大儒,道門稱為仙,佛門稱為羅漢!
而所謂的修行三境,感氣,超凡,入圣,這都是夫子定下的!
感氣之境,乃是武者壯大自身之境,步入超凡,武者從此脫于凡俗,飛天遁地不在話下,因此這一境是為超凡,意欲超脫凡俗之境!
入圣,便是夫子最后的境界,他認為到了這一步,已經與上古典籍里流傳仙人無異,因此將這一境界命名為入圣!
只是世人皆稱呼為陸地神仙。
而在陸地神仙之后的修行就是隱秘中的隱秘了,當今之世除了各位天榜中人外幾乎再無其他人知曉,因為提前知道后面的路,對于前面的修行真不是好事。
在陸地神仙之后,便是五條路,這五條路取自道門,又出于佛門,這就不是單單夫子所定了,乃是根據古籍記載,儒道佛三門所定。
那就是“天地人神鬼”之道也!
當今天榜中人,多修人仙之道,法理交織于真靈之上,自身強大,舉手投足之間有無窮之力,但是在人仙之外,還有四條路!
其中一條,便為地仙之道!
而這位鎮元子大仙,居然是地仙之祖,這意味著什么,周溪想著都有點不寒而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