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奇飛、開心、人人等五家網站的游戲運營情況,五分鐘預估第一個月的游戲收益分潤,能拿五百萬左右。
當然這其中沒算上比鄰網,而按照比鄰網自己的數據,這月開心農場產生的收費應該在百萬元,同樣需要和五分鐘分賬,最后到手也就五十萬的樣子,和那幾家大網站相比,不值得一提,這里產生的利潤后面又很可能全部貼補到團購站。
在唐赫的前世記憶中,企鵝廠拿下開心農場后,立刻進行改編,融合進更多Q相關元素在內。僅上線的第一個月就產生九百多萬的收益,到第二個月金額又將近翻一倍。
等到穩定時,他模糊記得有網絡新聞報道過,好像是幾個月之后,基本每月都能為企鵝廠帶來近五千萬元的純利潤。
就這還不算開心農場連通Q后,對充值Q幣、開通會員、Q空間特權和Q秀特權等等收益的帶動,光第一個月就是五家社交網站領頭軍的全部收益,也由此看出企鵝廠用戶群的龐大。
明知企鵝廠上線開心農場后能產生如此龐大的利潤,唐赫怎么會輕易松口,再者,他不信企鵝廠來前沒有內部評估過。
因為軟硬件和實力的原因,游戲服務器這塊,五分鐘想都不要想。
如今開心農場火爆背后,是五分鐘程序員隊伍在后面拼了命做維護,不斷增加至數千臺服務器的結果。
做個形象點比喻,開心農場系統就好比農田里的水渠,用戶就好比澆灌的水,現在為止,已經是勉強讓水渠能承受最大水量,即便假使企鵝廠能答應,但當再次涌來洪水般的上億用戶同時偷菜,系統自然就會崩。
或許有人會說,大不了就再增加服務器,一直增加一直爽,直到滿足所有需求為止。
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不停地加購服務器,也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有持續使用這些服務器的必要,比方說后面這游戲熱度消了,那這些服務器就相當于閑置了,等于立刻變成了公司的沉重負擔。
唐赫清晰記得,前世企鵝廠上了農場游戲后,用戶規模很快破億,日活玩家數千萬計。
隨著農場用戶規模的不斷增加,企鵝廠游戲運營服務器開始頻繁被爆,并遭到玩家們的瘋狂吐槽。
后面短短一個月內就額外采購和上架了幾千臺服務器,單單這些幾乎就是五分鐘現在服務器的數倍,后面又在技術架構上做了很多非常前沿的探索,才出現了著名新技術云服務,即一套新的底層數據保存方式。
當然,這套技術漫說五分鐘根本沒有相關的技術積累,光是砸錢去研究,把藍林來回買個十幾遍也是遠遠不夠的。
云服務前期等于是一個挖煤的苦活,沒利潤,重投入,成本極高,以現在來看,對其后面長遠發展也不明朗,而且自身業務也一直處于非常底層的狀態,也只有企鵝廠這樣龐大企業能夠有余力有余錢來投入研究。
至于企鵝廠現在提出的,授權一定的改編權,唐赫也很清楚,五分鐘糾結這個根本沒有意義,游戲到了企鵝廠,就別想著能給五分鐘打出什么名聲了。
八千萬使用費,游戲使用權的全權賣斷,等于服務器和后面游戲產生收益都按照企鵝廠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