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鋼板避震,或者說鋼板彈簧減少的舒適度有限,但是總比直接馬車跟馬路接觸來的強的多吧。
霍剛將鋼板彈簧跟楊老五說了,這玩意簡單,一聽就懂,但是楊老五還是將這些東西記載了紙張上面,并且畫出來了大概的結構讓霍剛確認過后,他才收了起來。
至于其他的其實沒有什么所說的了,因為這改良后的馬車,已經非常像是霍剛上輩子小時候所用的現代農村馬車了。
以前的高車,因為才用木制車輪,為了方便,車輪非常的高大,甚至差不多有大半個人那么多高,所以才稱之為高車。但是在采用了鋼制輪轂之后,顯然魯木他們是經過測試的,輪轂已經縮小到了后世差不多的正常大小,而且輪輻之間的鋼材用料也不多。
這些應該是他們都測試過的,這些方面霍剛真的不擔心,這個時代的工匠,那是真的有匠心,所有東西都是經過仔細的研究,更何況,現在的鋼鐵比后世要貴重的多,所以他們自然是怎么節省鋼材怎么來。
這里面用料最扎實的估計也就是那一根橫軸了,不過現在這新式馬車的高度雖然低了不少,但是它的馬車面積加大了,并且一輛馬車可以拉動的貨物也比以前至少增加了50%以上。
這對他們的運力自然是一個極大的增強,最重要的是,現在這些馬車的耐用性自然是增強了許多!估計需要更換最多的就是那木質輪胎了。
不過這玩意操作起來也簡單,直接將特制的圓弧形木條訂上去就可以了。當然了一個木質輪胎肯定不可能一個完整的圓形木條,霍剛大概看了看,一個圓形至少是六塊木頭組成的。
“我們領地內的馬車正在逐步的更換成為這種新式馬車,不過首領,這些馬車我們要賣嗎?”楊老五看著霍剛問道。
“怎么?”霍剛看了看楊老五。
“之前鄭寧掌柜詢問過我們,他們想購買這種新式馬車,因為他們不斷給我們運送原料,馬車的零件損失很大,基本一輛馬車的車輪用不了多久就廢了。”楊老五開口道。
“但是因為我們自己還沒有更換完畢,所以暫時沒有答應他們,不過現在按照我們工業城的馬車工廠生產速度來看的話,現在每天的就可以制造出至少10輛馬車,而這個速度還可以繼續增加。”楊老五開口道。
“這么多?”霍剛有些驚訝。
“是的,主要是全新的鍛造方式讓我們生產輪轂,軸承這些的速度很快,反而上面的木制部分不夠了,我們的木匠都有重要的工作。新培訓的制作流水線馬車的工人還在學習當中,不過速度也快,大約再需要二十天就可以迎來一個爆發期了。”楊老五開口道。
“成本你們核算過嗎?”霍剛想了想問道。
“1000元。”楊老五給出了一個成本,“這里面是鋼鐵,以及我們的工人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