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領,這一禮我李世民必須要行,這不僅僅是代表我,還代表整個大唐的天下百姓,可以說首領給我們大唐出了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建議。”
“既然我們是兄弟國家,這些政策方面,我能幫的也不多,不過我回去之后會安排一些地方大量開始種植杜仲,河南道的天然堿礦如果探測出來之后,我會立刻著手開采,將所有的堿礦都送到首領這里。”
“除此之外,首領所說的棉花等作物,我也會讓人在涼州,瓜州等地開始推廣。”李世民直接開口道。
“陛下客氣了,既然是盟約,那自然是雙方共贏才是,陛下愿意讓大唐的百姓自由遷徙到大漢,這已經是給大漢幫助了。”霍剛微笑著開口道。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一眼霍剛,然后才認真的開口道:“既然如此,那此情我大唐記住了,日后大漢如有需要,我大唐必涌泉相報。”
霍剛笑著沖李世民能拱了拱手,沒有多說什么,不過他心里補充了一句,等到你發現大漢的貨幣逐漸可以在大唐流通的時候,你不要阻止就可以了。
這一天短時間內或許看不到,但是遲早有一天會看到的,但愿你到時候別后悔就行了。
兩個人又對接下來的共同的軍事行動等多個方面聊了聊,尤其是霍剛建議李世民先控制東南沿海地區,并且在長江出海口開始研發船只,這樣的話,海運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連接大唐內外了,尤其是糧食等大型物資的運輸,從東北運送到大唐內陸,海運轉河運其實是非常好的選擇。
陸運的話,這個時代的陸運消耗太大。
控制了東南沿海,就意味著大唐逐步可以將南亞位置給占領下來,當然這些都是未來十幾年的道路。
大唐最先攻打的肯定是北方,因為東南亞的人對大唐幾乎沒有威脅,但是北方的任何一個游牧民族對大唐都有威脅。尤其是北面半島那邊還有一個高句麗。
說實話,如果大唐先將東北拿下,并且發展起來的話,高句麗如果還敢像是歷史上那么牛逼,霍剛佩服他好吧。
李世民和霍剛兩個人大概聊了半個多時辰左右,沒有人打擾他們,等兩個人出來的時候,等在外面的其他人立刻將目光都投了過來。
看到兩個人的表情,周圍的人也都滿面笑容,盟書已經簽訂,雖然不知道各自的首領在里面聊什么,但是兩個人帶著笑容出來的時候,自然所有人都松了口氣。
他們交流的輕松那就好。
此刻就在外圍不算太遠的人群當中,敦煌郡各個門閥世家當中的一個人看到這一幕,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人群,向敦煌郡趕去。他們這些人雖然不是朝廷的官員,但是地位跟普通的百姓自然也不同,所以他們是在外圍城衛軍的包圍圈之內的,自然也看的更加清楚。
李世民自然不知道這些,也沒有人知道這些,畢竟這里的人群數量還是很多的,而且這個人只是離開這里,最外圍的城衛軍管理的也沒有那么嚴格,外面的人想要進來不容易,但是里面的人想要出去還是很容易的。
離開城衛軍防守范圍,這個人很快就到了外面百姓聚集的地方,人群當中一個人已經直接將一匹馬牽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