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這個籃子很討喜
為什么華夏那個木匠篾匠鐵匠,他只是一個匠人,從來沒有誰成了藝術大師。
反觀那些個書畫美術大師,他們卻能夠堂而皇之的被人稱為大師,他們的作品也能夠被人稱其為藝術。
陸飛前世就想過這個問題。
說來說去,自己這些鐵匠木匠篾匠等等,這些行當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有脫出實用為本的這個窠臼。
也正因為此,自己這些人也就只能成為匠人,而成不了大師。
前世,陸飛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之后,其實就在往這個方向努力。
不過,讀書用時方恨少。
只有自己真正開始創作時,才會發現,眼界決定境界,文化水平的高低,其實也決定了自己成就的大小。
腦海之中,那竹籃的樣式已經構思出來了。
微微的睜開了眼睛。
陸飛拿起了腳邊的篾片和篾絲。
初時,速度有些慢。
后來,速度在不斷的加快。
篾片和篾絲在陸飛的手間翻飛。
旁邊,唐四方站著,就這么看著此時沉靜于自己編織之中的陸飛。
畫面似乎回到了過去。
小時候,自己父親不就經常這般坐在屋里的廳堂之中,編織著各種農家器具么?
那個時候,公社大隊需要的那些個竹簸箕,竹籃竹筐,不都父親一手編織出來的么?
從早到晚,沒有停一下。
一天編出了兩對竹簸箕,也就可以拿到十個工分的滿分。
這十個工分,到了年終,也就成了為自己一家人的口糧。
那一年,自己沒能夠考上初中。
然后,跟著父親學了一個月的篾。
這一個月中,雙手不知道被這竹片割到過多少次了。
但是,父親并沒有讓自己休息。
纏著紗布,依然還要自己去拉篾。
那疼,現在似乎都還記得。
自己退縮了,哭著喊著,不想再去做篾了。
再后來……
唐四方依然還記得那天早上,父親擔著篾匠工具出門回往的那一眼。
沒錯,帶著遺憾和鼓勵。
那一年,唐四方再次背起了書包,成為了一個插班生,又讀了一個五年級。
那一年,唐四方成為了全大隊唯一一個考上縣里初中的學生。
從那以后,唐四方覺得自己似乎悟了。
在自己雙手被竹片一次次割破的時候,其實就悟了。
說來,能夠這般拼命的讀書,真正的目的,只不過是為雙手不再被這鋒利的竹片割破而已。
慢慢的,長大了……
唐四方知道了更多。
因為自己的復讀,家里的負擔重了很多。
父親不但白天要為隊里趕工,晚上還偷偷的編些其它的器具到街上去賣。
又好幾次,被人發現了,告到了隊里。
再后來……
很多的記憶涌出了來了,酸甜苦辣,讓唐四方這個已經花甲的老人都不由滴出了眼淚。
陸飛并不知道這些。
此時,所有的心神都放在了手中的竹籃之上。
這一個竹籃,陸飛用了青篾片和紅篾片兩種顏色。
在編織的過程中,兩種顏色的篾片交織在一起。
有的時候,陸飛會停下來看看,調整一下位置,然后繼續下去。
時間,就這般慢慢的過去了。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
陸飛手里的竹籃也慢慢的成型了。
筐形橢圓,竹籃的正面和背面用紅色篾片和篾絲勾勒出一個老壽星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