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幾年,我們村里山上的毛竹基本上沒動。”
“這個,你可以到村里去問問,也可以到山上實地去查看。”
“至于貧困的農田。”
“說來,鐘記者見識多,想來應該明白。”
“貧困戶之所以會成為貧困戶,總歸會有一些原因。”
“天災**等等,總歸他們的勞動能力不強,這才導致了貧困。”
“說實話,農田再他們手里,每年能夠打下一點口糧就不錯了。”
“而我們村,到目前為止的土地流轉也不過是非常精放式的流轉。”
“村里人的農田給別人耕種,你根本得不到土地流轉費用。”
“你要錢,人家就不種。”
“陸飛除了竹藝廠之外,還有一個農產品的網店。”
“以及一個腐竹廠。”
“目前,已經跟農戶簽訂了合作協議,與公司加農戶的形式合作,大力推廣生姜大蒜和本土非轉基因黃豆的種植。”
“而十戶貧困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折算出了一個價格,參與年終的分紅。”
說到這里,劉國發嘴里的一根煙已經抽完了。
也沒有管鐘遠芳,又自顧自的接上了一根。
“鐘記者,你以為這十個貧困戶家里只有這十個人么?”
“我告訴你,他們十戶加起來,大大小小,有二十八個人。”
“這二十八個現在每日一日三餐,都歸竹藝廠管了。”
“如果你是竹藝廠的老板,你愿意做這樣虧本的生意嗎?”
說到氣氛之處,劉國發其實也有些無奈。
人就是這樣。
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碗來罵娘。
原本無人問津的毛竹,突然間有人要了,你可能感恩戴德;可發現人家用這毛竹賺錢,又覺得別人給自己的太少,心里反而又產生的怨氣,希望別人能夠把它所賺到的錢都給了自己。
“國發叔,你別急,慢慢說。”
旁邊的黃玉珠見劉國發來氣了,忍不住勸說了一句。
鏡頭默默的記錄下來的這些。
“玉珠,我這里也沒有什么說的了。”
“這樣,你帶鐘記者他們一伙人到孫新民家去吧。”
“這會兒,那邊肯定人多。”
說完之后,劉國發不由站了起來。
與這些記者打交道,還真不是劉國發的強項。
“我去大蒜基地那邊看看了。”
說完,直接起身,離開了村部。
“鐘記者,國發書記就是這個脾氣。”
“要不,我帶你們去四處轉轉。”
這里已經問不出什么了。
孫新民家門口,這會兒,又坐了一大堆老頭老太太。
黃玉珠帶著人去了,自己到是站的遠遠的,并沒有跟去。
至于為什么?
說來,黃玉珠希望鐘遠芳他們一行人能夠得到最真實的東西。也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感受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