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總,我們的瓦力機器人通過科技產品檢驗了,已經可以正式銷售了!”
距離魏云送出樣品機已經過去一個星期了,這天沈心興奮地跑到他的面前,將檢驗合格單放在了他的桌上。
“是嗎,辛苦你了。”
魏云拿起面前的檢驗單仔細地看了起來,這可是他的產品進入市場的門票。
“對了,這是科技產品稅標準,也已經定下來了。”
沈心隨后又將一份資料交給了他。
魏云拿到稅費標準單瞥了一眼,不禁皺了皺眉頭。
“不愧是科技產品稅,果然名不虛傳,高的嚇人。”
魏云心里多少有點肉疼,但是沒辦法誰讓他的產品是科技產品呢。
在這個世界,科技產品和普通商品不同,在生產過程中就要征收科技產品稅,這就不得不提到目前的世界形勢了。
自從穿越以來,魏云對于這個平行世界具體是個什么情況早就研究過了。
這是一個人類與外星文明交戰的瘋狂時代。
比起地球來這里的太空航行科技簡直就像是開了掛,行星際航行早就無比成熟了。
雖然沒有科幻《基地》里的銀河帝國那么夸張,但現在的人類文明也掌握著整個恒星系,以母星【肯木巴】為中心建立了覆蓋整個恒星系的26個期域。
這些期域以字母A—Z命名,每個期域內由24個殖民太空城組成,每個殖民太空城都能容納200~400萬人左右。這些太空城大多是獨立公國,有著不受干涉的主權,還有一些是肯木巴帝國的附屬公國,受其主導控制。
而木留星則是恒星系內僅有的三顆宜居行星之一,也是第二行星國的所在地。
所有這些太空城公國和行星國組成了人類聯邦,實現區域之間軍事、經濟、貿易和人員的往來。這就是這個世界人類文明的社會形態。
除開先進的太空技術,殖民太空城和殖民行星上的基礎設施以及其他的通訊、交通、工業、互聯網技術這里也就比地球先進了幾十年。
雖然這幾十年的領先是很大的,但遠沒有達到超出魏云想象的地步,至少地球上那些民科和科學神棍說的腦后插管是影子都沒看到。
造成這種情況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肯木巴帝國在聯邦里頒布的科技產品稅,一旦民間的企業公司研發出了新的科技就只能選擇將其賣給自己的國家或者保留科技專利。
但是國家會對保留科技專利企業生產出來的科技產品征收科技產品稅,稅額依據該產品所含的各種科技所確定。
而且這個稅費只從生產企業征收,不溯及源頭。
所以就算科技公司將技術專利授權給了下游廠商生產,那些代工廠商也會面臨巨額的稅費,而科技公司自己在銷售這些產品的時候還要多交一次增值稅。
這樣一來這些代工科技產品的下游產業就越來越少。
科技公司只能自己承包研發到生產銷售的全過程,由于增值稅和科技產品稅里只會征收科技產品稅,所以他們就采取這樣的方式來避免重復交稅。
但這也導致了各種技術都集中在少數巨頭科技公司手中,形成了科技壟斷。
前沿的科技都掌握在各個國家和科技巨頭集團手中,而這些科技只會被用來服務于現在至關重要的太空軍,除此之外就是服務于中心區域的上流人士。
像木留星雖然是第二行星國,但資源貧瘠,沒有什么開發價值的地方根本就享受不到高科技的普及,魏云想要在這里崛起只能全部靠自己打拼。
說白了就是科技落差太大。
但他還是選擇了科技公司這條路,因為在現在的形勢下,只有科技公司未來才有可能形成財閥集團,才能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其他企業根本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