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倫便跟著揚雄學了點,他沒把春秋奉為經術圣典,只當惡補歷史知識了。
馬援剛說的這個典故,第五倫是知道的,遂道:“重耳、夷吾也不能一生流亡在外,他們之所以能重歸故國,還是因為朝中有里克啊!”
春秋時晉國驪姬之亂,被一直隱忍蟄伏的大臣里克所平定,又邀請重耳、夷吾回國。
第五倫朝馬援、萬脩拱手:“我說句大話吧,二位在野,我則在朝,窮則自保,達則兼濟,比一直流亡等待大赦,起碼多了條退路。”
先提劉邦,又自比里克這弒君之人,話里一個反字都沒有,但第五倫心中潛藏的反意已昭然若揭。
萬脩聽得目瞪口呆,哪怕是原涉大俠,坐擁賓客數百,也不敢這么想吧。
馬援亦然,方才還腹誹第五倫顧慮太多,不像個干大事的人。豈料這孺子深思熟慮,竟是憋著顆反心想搞個大新聞。這一對比,倒顯得自己像個什么計劃都沒有的沖動莽夫,心中那點輕視之意盡去。
誠然,他若真需要“里克”,還在做二千石的兩位兄長,可不比第五倫這小郎官強得多?
但光是這份膽大到嚇人的心志,便足以讓馬援對第五倫另眼相看,欣然笑道:“善,狡兔三窟,從此之后,伯魚便是吾等的內援!”
“二位待我片刻!”
第五倫匆匆回了一趟亭舍,再來時手中持著一物,將其交給萬脩,卻是那柄在長陵折斷的弓。
“是一把好弓,可惜折了,我雖請匠人以魚膠仔細粘過,只恐再難使用,且物歸原主,君游留個念想吧。”
萬脩單膝下拜,鄭重接過,他仔細將弓綁在身上,視若珍寶:“不然,往后這弓射出去的,就是仁義之箭了!”
馬援上馬后道:“吾等一走了之,伯魚恐怕會被五威司命喚去問話,倒是連累了你。”
“定不會泄露半句。”第五倫無奈:“我確實也不知二君將去往何處。”
這話讓馬援慚然,他方才疑第五倫不愿同行,故意不說,如今看來,卻是小心過頭了,著實對不住第五倫。
時間很緊,隨時可能有人醒來發現一切,第五倫朝二人拱手作別。
“后會有期。”
“來日再會!”
二人縱馬而行,但馬援卻又繞了回來,哪怕有風險,他仍將二人要去的目的地告知第五倫。
“伯魚,吾等要去的地方,是填戎郡(北地郡)!”
……
眼看兩馬消失在夜色中,第五倫這才嘆了口氣。
“伏波將軍馬援,不愧是這時代,除了王莽劉秀外,第三個讓我記得姓名的歷史人物啊,果有豪杰之氣。”
堂堂男兒,誰沒點熱血呢?馬援相邀一起遠遁時,第五倫心里有個聲音喊著讓他答應!
但事后仔細一想,馬援當然是性情使然,大丈夫敢做敢為,但也因為,他有浪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