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候,皇帝王莽對巨毋霸的問對也結束了,巨人后退幾步,而禮官和劉疊則引著梁丘賜和第五倫上前去。
皇帝居然是記得梁丘賜的,甚至知道他的祖先乃是前朝漢宣帝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的梁丘賀。梁丘賀死后陪葬于杜陵,這個家族也從東海遷到關中,這可將梁丘賜感動得不行。
至于第五倫,王莽簡略提及了他的先師揚雄,言語中滿是惋惜。
“予至今仍思與子云同為黃門郎之時,方今唯余予與潁叔(劉歆)。”
但也就簡略兩句話,第五倫是小角色,皇帝不可能留太多時間給他,今日召見,是因為從沒聽過“萬歲萬歲萬萬歲”的說法,喚來看一眼,順便想問一事。
中黃門過來傳話:“陛下問,汝為何令士卒額抹黃巾?有何寓意?”
關于這個問題,第五倫早就想好對答之策:“臣乃列尉郡長平(長陵)縣人也。”
“天鳳三年五月戊辰,列尉長平館西岸雍塞,堵住涇水不流,這是發生在臣家鄉之事。”
也是導致張魚、朱弟淪為孤兒,數萬百姓流離失所的慘劇。可在官方的說辭里,這卻不是災異,而是祥瑞!
第五倫今日也如此說:“當地賢良說,岸者,土也,對應我朝土德;涇河,水也,對應北方。此乃《河圖》中‘以土填水’之預言,乃是恭奴即將滅亡的預兆!”
這可不是第五倫的原創,而是當年大司空王邑奉命去巡視災情后,回來報的喜,群臣還為此事向王莽賀壽呢!
結果就是王莽信了這鬼話,災不好好救,派遣并州牧宋弘等人率兵去到邊境線上,等待匈奴內亂,乘機擊滅。
然后這一等就是三年,直到去歲匈奴單于死,王莽才認為當初的吉兆終于應驗了,這才推動了這場荒唐的戰爭。
第五倫也曾想過,王莽身居高位,知不知道底層的辛酸與豬突豨勇營中的慘劇呢?若是當眾挑明一切,會如何?
想想算了吧,上一次進諫的嚴尤,已經被罷官攆回家了,更別說自己。
他繼續稟報道:“如今出征在即,臣卻是想起這預兆來,于是令士卒以黃巾裹頭,意為土德之兵也,對上恭奴,一定所向披靡!以土填水!”
言罷,中黃門前去回復王莽,第五倫早就琢磨好了,新朝尚土德,王莽也是個喜歡玩弄五德的,比如他女兒,就從定安太后改封黃皇室主。
所以在新朝搞黃色,很安全,很政治正確。
除非王莽真是穿越者,知道黃巾軍,否則絕對是有賞而無懲。
話雖如此,但王莽賞賜的腦洞清奇,是第五倫萬萬沒想到的。
卻說王莽聽中黃門回稟第五倫原話后,捋起冠旒遠遠看了這個年輕人一眼,說道:“子云臨終前沒來得及作出的北征之賦,今日予卻是從其弟子這得到了,此言甚善!賜麟韋之弁!”
此乃柔皮所制之冠,上面描繪了麒麟的鱗片花紋,乃是王莽讓禮官制作的,據說符合周代古制,冠賜下后,第五倫千恩萬謝接過戴上,心里卻有些發怔:“就這?”
確實還有,王莽問了陳崇幾句后,又道:“子云五代單傳,二子俱亡,已然絕后,而蜀中并無他揚。五威司命,立刻遣人尋周時大夫伯僑,以支庶初食采晉之揚氏之后,挑選適合的男子,過繼給子云作為后嗣,為其續上香火。”
從大司空王邑,到五威司命陳崇,都盛贊王莽這是興滅繼絕之舉,仔細想想確實沒毛病,但第五倫又覺得是畫蛇添足——這件事明明可以由他以后來做啊,卻被王莽搶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