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老實,還鬧事,那對不起,送到武安挖礦!
被挑剩下的人就有些慘了,劃給了參與此戰的大大小小幾十家豪強,
他們都在赤眉威脅下捐糧出人,作戰中亦有損失,第五倫也不讓他們白跑,根據出力多寡和作戰積極程度,分到了上百到幾十名不等的俘虜。
這些赤眉接下來的人生,第五倫就沒法保障,只能看他們遇上怎樣的主人了。
現在魏成雖得大勝,可周邊并不安全,比起階級斗爭更要緊的,是團結郡中大部分人,第五倫現在連卸磨殺驢的資格都沒有。
豪強們分走了四千俘虜,還剩下兩千,軍隊暫時不能擴大,除非明年豐收,否則第五倫已經養不起更多脫產士兵了,只能押送去往武安,擴大鐵礦生產,經過一場大戰,兵器損耗嚴重,各地的鐵制工具也有很大缺口,鐵工坊得日夜加班才行。
留了馬援駐守壽良,第五倫帶著兩千人押送剩下的俘虜西行時,只忽然想到:“武安那邊也有不少王師殘卒在干活,將赤眉和王師放在一塊勞作,會發生什么?”
成昌大戰時,他們豈能想到,自己會在礦洞里再會呢?果然啊,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第五倫也沒辦法,生產力低下,資源緊張的時代,除了卷還是卷,財富的分配方式只可能是損此利彼。第五倫免除了民兵、義民明年的租賦,又給了他們許諾的糧食、布匹,壽良入不敷出,全靠魏成的財政支持,若不擁抱奴婢制,還要給幾千礦工發一份工資,魏地財政明天就崩潰。
魏,這片土地遠比多災多難的陶幸運,有山河之防,換了一位郡尹,推行許多新政,打了幾場勝仗。田地送走了豪強老爺,迎來了兵大人,多少舊人換做新人。工坊里滾燙的鐵水沸騰,鑄劍鑄犁,新的技術正在萌發。
這力度雖遠遠不及第五倫期盼的“天翻地覆”,但力度也比漢朝官府換了新朝的皮大得多。魏地安寧如故,壽良煥發新生,似乎一切都在悄然改變。
但回過頭,冬日的雪原上,好歹吃了頓熱飯的赤眉俘虜們隊伍拉得老長,蹣跚啷當,這與他們多年以來,在大河對岸受的苦難屈辱毫無區別,有人甚至還更慘了。
透過那層淺薄表面,往根源深處探究,一切卻又似乎沒有任何變化。
但終究還是有些東西不一樣了,比如魏地豪強們對第五倫的態度。
如果說秋后時第五倫擊走武安李氏,魏地豪強只是敬畏。
那么如今第五倫大敗赤眉,押解俘虜歸來,以此作為自己確實擁有保護魏郡實力的證明,百姓歡慶逃過一劫,攜壺提漿,于城門處像迎接英雄般等待第五倫就不必說了。以西門氏為首,各家豪右對第五倫那叫一個俯首帖耳。
成昌之役給世人帶來的震撼太大,州郡皆畏赤眉如虎。而第五倫打破了赤眉無法戰勝的神話,現在輪到他們仰望第五倫了,連曾經暗暗給第五倫使絆子的西門壽昌,都跑到鄴城外朝他稽首,盛贊道。
“第五公大敗赤眉,真是名震河濟,威名散布三州!”
“只是河濟?只是冀、兗、青州?”
西門家熱臉貼了冷屁股,第五倫卻不接茬,他似是贏了一場大勝后膨脹了,意味深長地朝一旁的狗頭軍師馮衍笑道:“看來若想達到名震天下的程度,我還需努力啊!”
……
PS:第三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