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里竊竊私語的臣子,在班彪眼中是在各謀出路;王祖父第五霸親巡城郭,是敵人兵臨城下的前兆;那些被征召去鄭國渠、白渠兩道防線執勤的工匠、官奴婢,在班彪看來,跟紂王授兵于刑徒,欲使之抵抗周武一樣,怎可能贏?
每一個跡象,都讓班彪篤定自己的認識是對的:“漢命已還,天數有違,魏王江山難恃啊。”
于是他開始為這櫟陽宮里的書而惋惜,搬了那么遠已有遺失,這要再換一位主人,還不知會遭遇何種災禍。
“看來我還是要找機會去渭水邊,勸魏王順應大勢,倒戈卸甲,也好保全百姓,保全書籍……”
然而就在他遐想之際,城外還真有一支五千多人的軍隊“兵臨城下”!
但不是劉伯升的漢軍,而是耿弇奉詔將兵北上,要去追趕來歙!他昨日從渭水邊出發,急行軍一晝夜抵達櫟陽,看到此處無事才松了口氣。
耿弇也不進城,讓士卒抓緊時間休憩,只讓人入櫟陽通報戰況。
“劉伯升已死,綠林賊寇潰敗,魏王大獲全勝!”
整個櫟陽歡聲如雷,連在櫟陽宮里魂不守舍,憂心前線的王隆都熱淚盈眶,加入了慶祝。
唯獨班彪呆愣在了原地,嘴巴微張,半響說不出話來,這不應該啊!為何如此之速?
這件事對他的三觀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而作為一個飽讀圣賢書,已經形成了自己一套思維和看待世界方式的人,班彪第一反應是:假新聞!
“王莽敗亡前,也曾令東方檻車傳送數人,言‘劉伯升等皆行大戮’,士民知其詐也。”
班彪恢復了那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睿智,暗暗搖頭:“這是第五倫安定人心的伎倆,學什么不好,竟學王莽?騙得了一時,騙得了一世么?”
“真是自欺欺人!”
……
班彪死活不相信第五倫這么快就擊敗劉伯升,同在櫟陽,另一個人卻是長長松了口氣。
自從十多天前,陰麗華和陰識翻臉,甚至剛烈到鉸了頭發斷絕與劉秀的婚事,魏王對她的控制就松弛了許多,甚至派人給陰麗華和陰興姊弟在萬年陵邑里安排了一間院子居住。
陰麗華仍時常往萬年宮里跑,給被軟禁的王嬿帶去外面的新鮮消息,她自己又主動請求任光,托了他的關系,表示自己承了魏王大恩,如今魏軍與綠林交戰,她也想要出點力,愿加入為魏王繡旗幟的織女當中。
魏國肇造,旗幟是很缺的,如今只能滿足前線所用,各縣竟都插不滿,而這每一面都得靠人工來縫,自然也快不起來。
陰麗華在家中時雖然是淑女,但女工亦是學過的,且能繡得頗為精致,任光拗不過她三番兩次懇求,而第五倫也沒說不,便答應了,甚至還給她一份報酬——每個月五石糧,兩匹布。
但對姐姐邁出這一步,她那十五歲的弟弟陰興感到不解:“阿姊,吾等縱然不能歸去南陽,魏王也敬之為賓,衣食無憂,何必做這些事?”
“衣食無憂?”
陰麗華看向同母弟:“君陵,如今我做的事,與昔時在掖庭沒日沒夜捶打臟衣裳,哪件更容易?”
“你覺得是拿針線自力更生體面,還是在宮里給太后端虎子站著不動體面?”
陰興愕然,陰麗華讓他學會擺正自己的位置,他們是俘虜,連人質都算不上,別拿自己的當淑女、君子!把魏王賜予的衣食當成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