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和第五倫一樣,都當過新臣,官還不小,王莽就算是亡國之君,歸根結底也曾是他們的君主、皇帝,就算第五倫打著湯武革命的旗號,但過去的上下尊卑洗不掉。
所以第五倫完全沒必要在這上面撒謊,畫蛇添足的。
“但還是太令人驚奇了。”竇融感慨道:“早就被綠林斬得頭顱的王莽居然尚在人世,且化名投入赤眉,還成了樊崇的左膀右臂,這誰想得到啊。”
“別人如此也就罷了。”耿純笑道:“若是王莽如此作為,倒也不足為奇,畢竟他行為怪誕,讓人捉摸不透。與我不同,周公在新時為大將,沒少謁見王莽,當知其脾性。”
竇融頷首:“確實如此,王巨君真是禍害啊,就算失位了,也能擾亂天下,難怪赤眉在南陽所做作為,不論分田、廢奴,均與新時如出一轍。”
既然二人達成共識,此事應該是真的,那接下來,就要考慮披露真相的利弊了。
耿純篤定道:“此事于我軍而言,完全激不起任何波瀾。”
要論反莽的正義性,第五倫與綠林、赤眉三分,且給了新莽最后一擊,什么君臣之義,早在鴻門高舉斧鐮時,就已切割干凈,至于新朝死忠?早死光了!三軍上下,不會因為此事有任何波動。
“反倒是赤眉。”耿純有些不懷好意地笑道:“我聽說王莽化名的田翁,在赤眉軍中名聲不錯,然而赤眉又以反莽起家,彼輩驟聞此事,恐怕要大受打擊。”
“待其心緒大亂時,又如何抱團死戰?那便是一舉破軍的機會。”
話題若是到此結束,那耿純豈不是說了一堆廢話?竇融不動聲色,果然,耿純湊過來,低聲道:“但周公是否想過,若是此戰結束,我軍生俘了王莽呢?到時候又當如何!?”
“類似的事,倒是有過。”竇融說道:“成湯救世,誓師于郊,敗暴君夏桀于有娀之虛,桀奔于鳴條,俘獲后,成湯自謂慚德,放桀于南巢。”
耿純卻搖頭:“夏桀有大惡于天下,居然能活到與成湯相見,令圣君自謂慚德。君憂臣辱,湯的臣子們,伊尹之輩,真是羞恥啊!”
“反觀武王伐紂,于牧野大敗商軍,前歌后舞進入朝歌之際,商紂王,倒是已經自裁,于是武王也不必慚德,而可從容彤弓射紂尸三發而后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鉞斬紂頭,懸大白之旗,以告天下。”
這兩個例子什么意思,不用耿純再說了竇融恍然大悟,耿純是生怕第五倫與王莽再見鬧尷尬。王莽若能在這之前體面,那就罷了,若是不能,耿純,恐怕會幫王莽體面!
等等,耿純說完后看著自己笑,又是何意?竇融毛骨悚然,忽然明白了:“我要我派人,幫王莽體面?”
自己先前于耿純先后進言,明里暗里提議第五倫對赤眉狠辣些,竇融甚至做好了背鍋的準備,空缺的右丞相,確實吸引人。
好家伙,現在看架勢,不用背誅赤眉的鍋,卻讓他來背誅莽的鍋是吧?這究竟是耿純的意思,還是第五倫的暗示呢?竇融細思恐極。
但張宗、鄭統等人就不提了,一個小兵就能搞定的事,耿純怎么找上了他?
竇融旋即恍然大悟:“因為我是新室重臣啊!”
這確實是耿純自己的想法,不管怎么想,王莽若能活著與第五倫見,確實是太尷尬了,還是武王、商紂的結局比較妥當,不給后世留話頭,想當年,第五倫從魏郡出發西行,特地帶上了與王莽的有殺父之仇的彭寵,為何?不就是在萬一要誅殺王莽時,讓彭寵頂上,順理成章么!
但當時王莽逃走,誰也沒想到,今日還會再遇上,思來想去,還是竇融派人動手最合適。
竇融緘默了,良久后,才拱手道:“兵荒馬亂,王莽垂垂老朽,而赤眉又恨之入骨,說不定在身份披露那一刻,就被赤眉亂刀所誅,斬首泄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