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一直否認,秘密處死王莽已無必要。”
徐宣開始改了主意:“而要改成,在擁立皇帝時,將王莽殘忍處死祭天,以此同莽政劃清界限。才能讓赤眉戰士泄憤,才能給他們一個交待。”
然而徐宣才下達這個命令不久,奉命前往楚丘亭執行誅莽任務的親信卻回來了。
“徐公!”
親信滿臉惶恐:“田翁,逃走了!”
……
劇烈的顛簸讓他睜開了眼睛,只發現自己被人背負在身上,而這巨人還在大步往前邁,沿著一條鄉野小道疾行。
腳步揚起的土讓老王莽劇烈咳嗽了一聲,巨毋霸立刻將他放下——巨漢的手隨時能捏碎王莽這把老骨頭,但將他放到草地上時卻格外輕柔,仿佛在伺候自己的老父。
他們之所以能逃出生天,還多虧了“田翁”在赤眉的名聲,有幾個不知真相的赤眉戰士,還以為這是徐宣又在搞內部斗爭,遂憤憤不平,暗中協助了巨毋霸,巨毋霸兵器到手后,大殺四方,在數百人中殺出殺進,救出了王莽。
但他也受了傷,劃痕布滿身體,更有一支箭扎在手臂上,那是為了避免王莽被射中,巨毋霸在千鈞一發之際用手擋住的。
這些王莽都看在眼中,伸手在那支箭上比劃了一下,終究沒拔,只嘆息道:“巨母霸,事已至此,予又一次眾叛親離了,汝為何竟仍如此忠勇?以你的本領,不論是在漢、魏,還是赤眉,都能做成大事,何必認定予這亡國之君呢?”
王莽做某些事時頗為堅持,除了對改制的熱衷外,還有他當年為了應祥瑞,給巨毋霸改的名,一直如此稱呼。
巨毋霸伏地稽首:“做臣子的忠于君主,難道不是理所應當么?我雖然是東萊野人,但也懂得食人祿者死的道理。”
王莽只感慨不已,若是所有臣子都像巨毋霸一樣,何愁改制不成啊,他已經再沒有什么能賞賜的了,只輕撫巨毋霸道:“汝真乃予之子路也!”
直到現在,王莽還是以孔子自居,巨毋霸儼然成了他的大弟子——也是唯一忠誠的人。
其實王莽大可自豪點,光輪人生境遇,孔子一生的惶惶如喪家之犬,完全比不上王莽這顛沛流離,更名改姓后的傳奇經歷。據說孔子曾去勸盜跖棄惡從善,卻被盜跖一番搶白,而王莽,則是混入“盜跖”的行列,為他們出謀劃策啊。
就著最后一點干凈的水,伺候王莽咽下最后一個野菜和粟米裹在一起的青團后,巨毋霸指著前面的岔路口,面露難色:“陛下,吾等今后,該往何處去?”
巨毋霸頗為擔憂,其實他們目前已是無處可去:徐宣的赤眉殘部要殺王莽;東南的吳王劉秀視王莽為篡賊,若落入其手必死無疑。
至于西蜀成家,公孫述是新莽舊臣,甚至還承認了新朝,但實在是太遠。
王莽也不知道啊,按照先前的想法,王莽是打算不裝了,攤牌了,在原地等著樊崇勝利歸來,告訴他真相,然后慨然赴死的。
死前甚至還要將“天子”的位置傳給樊巨人——王莽等不到更合適的人了,如此一來,他就能讓赤眉建立的嶄新樂國中,往后一代代“天子”,就從賢人中選舉而出,不要再延續自私的家天下,亦或是暴秦皇帝制度了。
然而世事難料,巨毋霸卻將他救了出來,沿途聽說,赤眉軍已于河濟大敗……
聽到赤眉軍敗績、樊崇被俘的消息后,王莽怔了半響,旋即有水漬滑落。
一模臉上,才發現自己竟是老淚縱橫。
說來也奇,王莽的皇后老妻亡去,幾個兒子、孫子,因為忤逆被王莽賜死時,他沒哭。
他的改制失敗,天下板蕩之際,王莽雖然焦慮到只能吃鮑魚充饑,但也沒急得哭出來。
當初被第五倫從長安趕走,從巔峰跌落時,王莽沒哭。
等到失去了一切,只能藏匿在漢中大山里,甚至被死亡,只能隱姓埋名,他也沒哭。
然而今日,王莽卻垂淚不止,頗為傷心。
在赤眉軍中的廢奴、分田,傾注了王莽太多心血,不像過去那般,下達一項命令后,交給下面的人去執行,這一次,王莽是親力親為,想一點點重建三代之治。
不曾想,一切都成了泡影,他的理想也如那些淚珠,又一次掉在地上,與污泥混在一起。
“第五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