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這些,便是集大周的官吏,制度,戶籍,天下關隘,兵力布防,強弱之所,律例典籍,民所疾苦者與大成的書。
在上官女官印象里,這些書天子早就看過,如今又要來看,天子真是勤政啊。
——————
上瀘市,天城小區。
武稚坐在家中看著書籍,這本書是一本歷史小說,叫做《明朝那些事兒》。
這倒不是吳瓊為武稚找的那些書,而是武稚自己在柜子里翻出來的。吳瓊找的那些書,都是吳瓊自己喜歡,或是覺得武稚大概會喜歡的書籍。
一開始看的還算不錯,但看的多了,武稚也就覺得索然無味了,那些個小說書本,看來看去,一家子人的恩恩怨怨,或是一人為主視角的江湖恩怨,精彩是精彩,好看是好看,但武稚這個當皇帝的,實在是沒有什么閑心思靜得下心來看。
她被吳瓊留下的那份,有關于防蝗的輪作,套種的資料深深地吸引,還有什么旱田變水田等等。
這些在大周,她都沒有聽說過的東西啊!
要是真的能一年兩熟三熟,不就等于,種田一年,收獲了兩三年的糧食嗎?
人口不變,糧食產量增多,這筆帳,武稚還是會算的。至于那些資料里,詳細論述蝗蟲是如何產卵,成長,以及為何會成群結隊吃莊稼,成群結隊顏色變深后為何不能吃的等等資料。
武稚自然也是全都看完了,內心對于吳瓊,那更是佩服不已。
武稚對于吳瓊的了解,也僅限于他是個文人,每日坐在類似公署衙門一樣的地方,那樓房高大,一眼望不到頭,就如同天宮一般。
當然,這樣的建筑物,在上瀘市比比皆是。
武稚就想著能夠在這屋子里,找到更多類似的資料看一看,結果就在書柜里看到了這些書,武稚倒是沒找到種田方面的書籍,但找到了這一本《明朝那些事兒》。
只是抱著好奇心理翻看一下,結果一翻,看到開頭神州陸沉,偌大中原居然被北方游牧給入主,堂堂中原人,竟成了三等漢,還在中原沃野放牧!
氣的武稚渾身發抖,好在后面一個叫朱重八的男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國號為明。
看到這倒是挺爽快的,而后又看到朱元璋廢除宰相,集大權于一身,又創立錦衣衛,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監察百官,鞏固皇權,上到皇親國戚,下到一縣知縣,但凡是威脅皇權的,都有權逮捕,私下用刑審判。
“設錦衣衛監察百官,原來還有這樣的方法啊。”
武稚點著頭自言自語著,而后看到了燕王朱棣以藩王身份,謀反叛逆篡奪了天下,書里竟還稱呼燕王朱棣為千古一帝。
武稚雖然生氣,但看到后面,朱棣五征蒙古,鄭和下西洋,編撰永樂大典,也的確是一代明君,才能做出的功績,但武稚還是不服氣。
畢竟她也面臨著嚴重的藩王禍患,朱允炆反倒是比較像她,而朱棣這樣的,在武稚看來,就是頭號大反賊一枚。
自己若是被西涼王多了帝位,后世也會稱西涼王為千古一帝嗎?
想到此處,武稚趕忙搖了搖頭,將腦海里這樣的想法一掃而空。
但也沒有心情將這書繼續看下去了,武稚將這本書物歸原位,正想繼續翻找有沒有種田方面的書籍呢,就聽到了門口傳來了敲門的聲音。
“誰?”
“吳瓊先生,是我,九賀純。”
門外傳來了九賀純的聲音。
——————
(總有人問我武稚為什么不看百科全書,搞工業革命,發展生產力,吊打全世界,我覺得你可以換個方法問:“你怎么還不完本?”)
(下一更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