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固原城。
“外面跑進來的,都讓他們去城西頭去,那里清出了空地,也別讓他們閑著,能動彈的,都去搬物資上城墻。”
穿著晃亮鎧甲的將軍,名叫沈聞,乃是這固原城的刺史,年近五十,守固原,那絕對是委以重任,能力自是不必多說。
沈聞手撫著腰刀刀柄,腳下上著城樓,嘴巴依然不停:
“每日夜里都給我擊鼓佯攻,定要讓城外的那些胡虜不得休息。”
“諾。”
下屬應聲說道,而就在這時,邊上有一個老婦人,還有一個抱著襁褓的年輕婦人,正求著一個兵士,哭天喊地的,惹來不少人的注意。
“官爺,官爺,你幫我們娘倆查查,有沒有一個右腿不便,拄著青木拐杖的老頭進城,他姓程,以前跟過高祖打仗,出過塞的。”
那老婦人抓著一個士卒的胳膊,那兵士顯然是要趕著上城墻去的,喝斥道:
“我哪知道,你去城西問去啊。”
“我們問了啊,他們沒見到過啊。”
老婦人急得要哭了,但那士兵已經用力一拽,抽身上去了。
沈聞看了兩眼,便沒有在看了,他身經百戰,人間煉獄都走過不止一遭,此情此景,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了。
“將軍!胡人來攻了!”
聽到前面有人大喊,沈聞三步并兩步的上了城頭,就見到下方喊殺聲震天,但靠近城墻的,卻是一個個衣著單薄的平民百姓,人數有近千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這些百姓聚在一處城門前,被胡人推著往前走,幾個人扛著一個簡陋的登城梯,還有一顆架在木車上的粗壯的樹干,顯然是用來撞城門用的。
下面哭喊聲一片。
一些年輕的士兵有些猶豫,他們也看得出來那些被胡人催促著攻城的,乃是原州的鄉親,下面沒準還有他們自己的親人……
“弓箭準備——!”
“弓箭準備——!”
傳令官的喊聲,一聲聲的在城頭上傳開。
有一個大概也就二十歲不到的士兵,哆嗦著手,顫巍巍的抬起了弓箭,手指搭在弓弦上。
“五十步——!”
士兵將弓箭拉開,繃緊的弓箭發出輕微的“吱吱”的聲響。
“放——!”
箭如雨下。
——————————
未央宮,乾坤殿。
大周女帝登基后的第一次軍事參謀會議,依然在乾坤殿中進行。
既然已經料到敵人可能從涼州繞道奔襲長安,眼睜睜的坐等胡人包圍長安,那肯定是不行的,一眾將領們,也都是支持主動出擊,御敵于野的策略。
但長安畢竟守軍有限,也就七萬人不到,至于號召天下勤王,這個建議,就被一眾將領們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暫時否定了。
什么“天下初定,人心不穩,我們長安也不是沒有力量,暫時不必號召天下秦王”;什么“陛下仁義英勇,天命所歸,必能克敵制勝”;什么“我們上下一心,其利斷金。”。
吳瓊也知道他們弦外之音,說白了天子是女人,又是剛登基,天命不穩,此時號召勤王,難保有些收到消息的藩王之類的,趁機起兵。
高祖皇帝可是只給他們最高掌私兵三千,此時要是松綁,兵權給他們容易,再想卸下來,就難了。
不過吳瓊也不生氣,想想也是這么個道理,華夏五千年,也就武則天敢在掌管朝政幾十年后,明目張膽的登基稱帝,最后還得還政李唐,除了武則天,還能找出第二個女皇帝?
武稚情況倒是比武則天要好不少,起碼她算子承父業,還算正統。
大方向就四個字,御敵于野。
怎么御,就成了這次討論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