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聽到人都傻了,西涼王抄了三千萬兩,這齊王有兩千五百萬兩?!
這大周一年的稅收,也才兩千萬兩,還要支持全國用度,每年盈余空空如也,緊巴巴的連出擊塞外都做不到。
結果這手底下的藩王一個個的肥的流油,就齊王這樣,還有臉伸手找朝廷要錢!
吳瓊突然感覺自己好像找到了發財致富的道路,我要是去把其他的藩王一個個的全都抄家了,是不是能湊出十年的賦稅出來啊?
不過也就想想,可操作性實在是不高,畢竟藩王那么多,很多都是各地的小藩王,干掉他們不是很難,但如果逼得急了,他們都造反了,那真是燎原之勢,國家最重要的就是穩定,有那么多的錢,國家都不穩定了,也沒有啥用的。
在聽到了全部的財務匯報之后,吳瓊點了點頭,隨便說了兩句話,勉勵了一下大家,而后就見到了方勇站了起來,美滋滋的說道:
“吳指揮使,此番解決齊王之禍,您屬實是功勞第一啊,不知道您何時出發,帶著這些財務返回長安呢?末將早已經安排妥當,兩千精兵護送,保證萬無一失啊!”
吳瓊看到方勇如此積極,也知道這家伙的心思,那就是想跟著趕緊分功啊!雖然對功勞兩字只字未提。
吳瓊自然也不是吝嗇的人,況且功勞這種東西,對吳瓊也沒有什么用處,你見過皇帝給自己爭功勞的嗎?吳瓊直截了當說道:
“方將軍做的不錯,先前帶頭打入齊王府的,就是方將軍你,這番功勞,本指揮使可是牢牢記在心上,等到所有財務清點完畢,確保無誤之后,就讓錦衣衛,帶著這些財務,還有方將軍您準備的兩千精兵,先行返回長安。”
“啊?吳指揮使您不回長安嗎?”
方勇有些詫異,畢竟在方勇看起來,吳指揮使來青州,那就是解決齊王的事情的,如今雷霆手段鎮壓之后,應當回去述職,盡快安排接替官員,安排齊地事務才對啊。
不過吳瓊很快背著手說道:
“呵,本指揮使自然是暫時不能回去的,這齊王雖然已經死了,但齊地還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誰知道會不會冒出個什么齊王的私生子啊?或者假稱齊王的不軌之徒呢?”
吳瓊說道這里,在廳堂里的眾人們也是紛紛點頭,顯然也都覺得這方面的擔憂非常的正確,就聽到吳瓊繼續說道:
“況且,我先前所說,來齊地為了海事而來,也并非全部都是為了穩住齊王所說的話,我也確實是奉了皇命,為海事而來,如今正好巡視一下齊地,安撫百姓,體察民情,代天子巡狩,一方面,我也打算近期啟辰,前往海州。”
海州就是連云港,如果說,在大周這個時代,哪個海港的航海業最為發達的話,那定然是海州了。
畢竟大周就類似于漢唐時期,這個時期的經濟中心,都在中國北方地區,連云港也就是海州,自然就成為了這一時期最重要的海港。
雖說如此,但其實航海業極其不發呆的年代,海上貿易寥寥無幾,畢竟安全系數太低,遇到點大風大浪,但凡是船艙破損一點,就要出人命了。
走塞外大漠都比航海經商來的安全,賺得也多,他不香嗎?況且,經商你也得有東西賺才行啊,此時的日本,朝鮮半島,這些大周主要的可以走海路進行貿易的地方,經濟文化都極其不發達,哪里像是西域,中亞,那真是富得流油的地方啊。
而吳瓊之所以要去海州,除了有就地考察航海技術,然后進行改良的心思之外,還有就是不敢回長安啊!
自己和傅紅顏結婚成家的事情,要是被歐陽雪發現的話,那自己就要變成折翼的天使了!
吳瓊安排完了工作,又傳達了一下會議精神,主要闡述一下皇帝陛下的治國思想,希望大家都能過互相勉勵訓誡,一定要為國為民云云。
一番話說完,大家也是該記筆記的記筆記,該點頭的點頭,該當場表忠心的表忠心,一幕其樂融融的畫面。
而在吳瓊主持開會的時候,歐陽雪此時正在街道上四處走走看看,原先的青州城雖然也挺熱鬧,但百姓們臉上大多沒什么笑容,而如今齊王已經死了,老百姓就跟過年一樣的開心,人人臉上洋溢著笑容,老百姓們就連做生意賣東西,都更加的有勁頭了。
不僅如此,大街小巷,談論的除了笑嘻嘻的給齊王哀悼之外,就是吳指揮使了。
一個頭上都裹著紅布的老百姓,就站在街邊上,眉飛色舞的說道:
“哎呀,以往我不知道吳指揮使是誰,就前兩天我才知道,原來吳指揮使,就是那位幫助天子決勝武功山的高人啊!”
有老百姓有些詫異,就說了:
“嗯?武功山不是天子御駕親征打出來的嗎?”
“害,天子御駕親征是一方面,但如果沒有吳指揮使的敏銳察覺,精準判斷,還有在地圖上大手一揮,決定就在武功山上伏擊的話,哪里有這么順順利利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