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蘇問完,吳瓊點了點頭,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建州衛的努爾哈赤,如果不是李成梁舍棄了遼左六堡,將遼東大片的領土都放任給了努爾哈赤,拿努爾哈赤當傀儡,榨取自己在遼東最大的利益,滿洲根本就沒有機會統一,更沒有之后的入關中原,神州陸沉的事情了。
“按我說啊,還是能摁死就摁死。”
吳瓊本來是想把自己的玉米拿出來吹一波,順便吹一波自己的經濟決定政治掌控力的理論,比如將漢民遷入草原去種玉米之類的,但想想最后還是沒說了。
玉米這種東西,目前雖然并沒有當機密來對待,但吳瓊也不打算這么早的就曝光,還是等推廣之后再說了。
李長蘇笑了笑,說道:
“理自然是這個理,但這就跟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道理一樣,大魚想要吃大魚,一口可是吃不下的,分而化之,總好過讓他們聚而抱團來的好,只有先讓他們消磨一下自己的力量,方才能夠有機會吃得下他們。”
“長蘇先生的意思,我聽明白了,倒也是這個理,但長蘇先生身體不好,長途跋涉去遼東那等苦寒之地,我怕先生身體吃不消,要不這樣吧,先生把具體的計謀與我說說,等到時候,我們忠實執行長蘇先生的計劃,你看可好?”
吳瓊嘴巴上是這么說的,但實際上并沒有存著對李長蘇言聽計從的意思,他也就是想聽聽李長蘇打算利用這樣的局面做些什么事情,若是覺得計謀不錯就采納,若是不太行,那肯定不能盲從的。
雖然李長蘇很聰明,但吳瓊也不笨啊。
“真要說什么計劃……其實鄙人也是沒有的。”
李長蘇點了點頭,說道:
“這世間又哪里有什么萬無一失的事情,更何況時間如此緊迫,鄙人所了解的情報也算不上多,盲目思考對策,不過是浪費時間,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掌握個大方向,而后就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策劃,具體執行,如此而已,這也是鄙人希望能夠跟著吳指揮使您一起前往遼東的原因。”
李長蘇說完,吳瓊笑著說道:
“先生果然高才,我明白了,若是天子真的讓我去遼東的話,我絕對把先生帶著。”
李長蘇也點了點頭,笑道:
“那鄙人就回去收拾東西,準備跟著吳指揮使一同出發了。”
“等一下,你就這么確定天子會讓我去?”
“有九成把握吧,至于為什么,倒不是覺得天子對吳指揮使您頗為信任,更多的,乃是吳指揮使您最為適合。”
聽到聰明人拍自己馬屁,吳瓊還是很受用的,不過表面上的謙虛還是要有的。
而跟著送走了李長蘇之后,吳瓊馬不停蹄的就來到了皇宮之中,先前雖然已經收到了草原上頭曼單于忙著平定叛亂的消息了。
但吳瓊或是朝臣們,都沒有想到利用這一次草原上的混亂情形,倒不是說大家都不夠聰明,或者不夠敏銳,而是因為大周目前的情況,也確實沒辦法騰出手來對付草原,兵員有限,資金有限,況且遼東的局勢那么復雜,如果大周去對付匈奴的話,有理由相信回過頭來的時候,高句麗絕對已經開始猥瑣發育了,這不是大周想要見到的局面。
吳瓊被李長蘇這么一說,也是心里癢癢。
不行……我去遼東跑一趟?
(大年三十,別人休息,我碼字,這滋味酸爽到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