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文死了,死的凄慘無比。
至于是誰干的,那整個丸都山城的人都知道,是吳指揮使做的。
不過大家都不相信是吳指揮使主動去殺的高建文,畢竟丸都山城是高建文主場,再后來調查,種種證據都表明,的是高建文率眾伏擊吳指揮使,不僅發動了武林人士,甚至還派出了自己身邊大量的精銳侍衛,總計數千人,不過這數千人,都被吳指揮使的數百錦衣衛給打敗了。
不僅高建文死了,江湖大俠青龍居士也是慘死當場,還有許許多多的高句麗武林明宿,可有這么說,吳指揮使這跟高句麗武林的梁子也算是徹底結下來了。
當高建文懷著“悲痛”的心情全部調查完畢之后,高句麗朝野上下震動,大家紛紛愕然震驚,這么說來,錯誤反倒是再高建文這邊了,完全是死有余辜啊,不僅如此,讓吳指揮使受驚了,咱們還得給吳指揮使賠禮道歉才是啊!
高句麗王那個心疼的啊,就別提了,兒子死了,還得給兇手賠禮道歉,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是他兒子先動的手,而吳瓊又是大周的錦衣衛指揮使呢。
先不提這個節骨眼上,高句麗王還仰仗著大周的力量來對抗匈奴人,就算是沒有同盟,只要高句麗王不希望和大周全面開戰,那他都沒轍。
比起高句麗王的憋屈和難過,高建武那真是開心的不得了,趁著高句麗王給吳指揮使發賠禮的時候,還自己附帶了一份“家鄉特產”。
而吳瓊那邊也是無語,等他回到東城之后沒多久,就收到了高句麗王的賠禮還有解釋文書,高建文的所有行動,都和高句麗無關,不僅如此,高句麗王還和已經死掉的高建文,斷絕父子關系,可以說是為了高句麗,已經犧牲到極點。
不僅有高句麗王準備的賠禮,甚至還有高建武送來的土特產禮物。
那些錦衣衛們看著也是嘖嘖稱奇:
“你看咱們的吳指揮使,連高句麗王都必須要向咱們吳指揮使低頭,實在是太威風了。”
又是好好的出了一陣風頭。
吳瓊又開始忙碌起了遼東的事情,其實也沒有太多問題了,占下聊城之后,接下來就是逐步蠶食遼東的土地,尤其是那些關隘的地方,比如后世相當著名的關寧防線,那是肯定要拿下來的。
至于匈奴那邊,在吳瓊拿下了聊城之后,頭曼單于已經再無威信可言,再加上吳瓊前段時間扶持起來的幾波實力,整個草原,差不多都要進入戰國時代了,已經不足為慮。
而當吳瓊一路上順風順水的時候,歐陽雪的觀念,卻已經開始在潛移默化之中,被傅紅顏所改變。
沒錯,被傅紅顏。
之前傅紅顏就曾經和吳瓊說過,關于歐陽雪的問題,她來和她聊一聊,傅紅顏其實一直都有在努力。
雖然一個古代人和一個現代人在三觀方面可能有所差別,但歐陽雪被吳瓊和武稚弄得潛在愛好,都有點暴露出來了,傅紅顏的勸說,對于歐陽雪來說,反倒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罷了。
最主要的是,在經歷了遼東這么多的事情之后,吳瓊可能已經多少有點習慣大周的戰爭場面了,但歐陽雪沒有見過啊,就這幾個月來,那真是看了別人幾輩子都看不完的血腥場面了。
雖然沒有親自上過戰場,但光是在后面看到的傷病的士兵,還有偶爾幾次跟隨著吳瓊前往軍營的時候,也都能夠看到些許肅殺的七分,歐陽雪就知道,戰場,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歐陽雪的想法,便在潛移默化之間,豁然開朗起來。
——————
東城,入夜。
“吳指揮使,您今日所提出的策略,真是令末將大開眼界啊!”
李廣勝騎在馬上,他已經從聊城返回到了東城之中,因為聊城周圍的城池也都被大周占據下來,匈奴也早就亂成一鍋粥,高句麗還沒有因為地盤的原因翻臉,李廣勝自然也沒有必要留在聊城,而是調回東城,以備四面出擊。
肯定是東城更加方便一些,無論是兵員,后勤,位置來說,都是如此。
李廣勝吹噓著吳瓊,只是他不知道,現在的吳瓊,并不是真正的吳瓊,而是今天和吳瓊互換了身體的武稚。
武稚聽著李廣勝吹噓吳瓊的話,心里有些奇怪:
【遇到朕的時候,怎么沒見這廝說什么中聽的話呢?】
李廣勝倒也不全是拍馬屁,方才討論軍略的時候,武稚所提出來的戰略方針,無論從什么角度來看,可執行性都是很高的,大家都是懂兵,有沒有兩把刷子,那一看就能看得出來的。
很顯然,方才那一下,“吳瓊”是很有刷子的。
兩人一路走到了吳瓊暫住的官署,李廣勝就拱手說了:
“吳指揮使,末將就不多送了,先回軍營了。”
武稚也是拱了拱手,笑道:
“不送。”
待到李廣勝騎馬走遠了,武稚這才折身回了院內。
一看到院子,武稚就有點頭疼了,說實話,如果可以的話,武稚甚至希望一直辦公到半夜三點,和吳瓊交班為止。
因為在家里的時候,武稚就不得不應付吳瓊的妻子了。
傅紅顏此時第一時間走出來迎接武稚,而一向高冷的武稚,也不得不在臉上擠出點笑容來,好讓自己看上去和平常差別不大。
只是這一點笑容,在外人看起來,也是皮笑肉不笑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