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李果起身跟在王道身旁,王道神態一如既往,只是到了家門口,才看了趙和手指一眼:“原本是想與你飲上一杯的,不過你手指上有傷,還是以后吧。”
“王夫子,我身上恐怕有些麻煩……”到了這里,趙和吞吞吐吐地道。
他面對王道時,總覺得氣勢有些弱。
“再大的麻煩,也抵不過吃飯。”王道緩緩說道:“民以食為天,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對,對,吃飯最大,我去幫阿娘端飯!”王鹿鳴可不知什么是憂愁,她蹦蹦跳跳跑進了廚房,又蹦蹦跳跳將碗筷拿出來。
看她這歡快的模樣,趙和就覺得自己什么煩惱也沒有了。
王道微微笑了一下,他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因此在碗筷和菜肴上桌之后,只是稍勸了一句,便端起碗吃飯。
他吃飯嚼得很細,但吃得很快,趙和才吃掉一碗,他就已經兩碗吃完,放下碗筷,然后在旁靜靜等著。
見趙和也要放下碗筷,他微笑道:“你自管吃,我等你吃完,飯總是要吃飽的。”
趙和匆匆扒完了第二碗飯,李果比他更快一步,小鹿鳴上來撤走餐具,王道溫柔地看著她道:“你也來聽聽吧。”
“好啊!”
王鹿鳴歡快地將餐具送回廚房,然后跪坐在趙和身邊。
“這幾天我一直在忙別的事情,昨日回家,才聽說你的事。”王道看著趙和,緩緩說道:“你受苦了。”
趙和抿了一下嘴,看了自己手指一眼,然后笑道:“還好,只是一點皮肉傷。”
“我知道,你是個能吃苦的孩子,我說的也不是這點皮肉傷——我們儒家有個說法,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苦,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王道說的時候很慢,他倒不怕趙和聽不懂,而是有意說給女兒王鹿鳴聽。
王鹿鳴側著臉,看趙和聽得專注,便也聚精會神聽了起來。
王道又繼續說道:“但若要我說,這都是廢話,這些大道理,聽聽便罷,若真去信他,不是儒家先賢騙你,而是你自己蠢,因為儒家先賢同樣也有言,盡信書不如無書。”
趙和愕然,覺得有些迷糊了。
“我們聽這些先人的道理,自己心中先有一個標尺,并不是先人說的就是對的,唯有經過這標尺,有益我者,又無害于人的,那才是正確的。”王道緩緩說道:“所以有些儒生以為,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這才是正人君子,我卻覺得,富貴淫而不禍,威武屈而無害,貧賤移而自強,能做到這些,同樣是正人君子。”
若是別的儒生聽到王道這番話,恐怕要跳起來,因為這番話分明是離經叛道,哪里還是儒家的觀點?
“我之所以會這樣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經歷,我少時孤貧,無依無靠,若那時我貧賤不能移,早就餓死,哪里還能讀書,哪里還能從圣賢們的故紙堆中尋找我的道理?我曾遇到權勢之家,對我呼喝如喚一犬,我也默默忍受,若當時真的一怒而死,哪里還有鹿鳴?”
趙和最初時對他的話不解,不知道他為何要對自己說這些,但此時漸漸有些懂了。
“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失去自己心中的那根標尺,然后再將今日的苦難變成明日成就事業的資糧……唔,好象我也沒有成就什么事業,跟你說這個,未免有些大言不慚,哈哈哈哈……”
說到這里,王道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頭頂,愉快地笑了起來。
趙和深深低頭,向王道施了一禮:“多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