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上官鴻聽得身邊小吏報告這消息,不由得搖了搖頭,滿臉都是苦笑。
“丞相,此事沸沸揚揚,你看……”
“我能怎么看,我一向都說,要鎮之以靜,但是趙和這廝一向是要惹是生非的。天子與大將軍把他留在咸陽城時,原本我就反對,早說了將他遠遠地打發了,比如蜀中、江南,甚至湖湘之地,哪兒遠弄哪兒去最好……”
上官鴻抱怨了兩聲,不過也只是抱怨。好一會兒之后,他才又一笑道:“如今要傷腦筋的,不是我,而是大將軍與李太尉。大將軍得想著怎么處置陳殤,才能平大鴻臚寺上下的怒火,而李太尉那邊么……他盯著趙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那小吏微微躬了一下身:“大將軍只是傷神,而李太尉恐怕暴跳如雷,如此目無法紀,莫說出身法家的李太尉,就是下官也覺得不妥啊。”
上官鴻呵的一笑:“法紀……法家的法紀,向來是用來約束別人的。”
這就涉及到道家對法家的看法,百家爭鳴至今,各家之間矛盾不是輕易能夠化解的,哪怕上官鴻與李非共事多年,也形成了極強的默契,此時二人還隱隱聯手共同制衡大將軍,但是,上官鴻對于法家仍然沒有什么好感。
“啟稟丞相,大將軍有請!”
他這邊正要吐槽,門外突然傳來了另一名小吏的聲音。
上官鴻皺了皺眉:“有沒有說是何事情?”
“還是陳殤與赤縣侯擅闖大鴻臚寺傷人之事。”外頭的小吏恭恭敬敬地道:“說是大鴻臚將狀子告到了大將軍面前。”
“大鴻臚……”上官鴻皺了一下眉。
新上任的大鴻臚夏琦,之所以能夠得到這個位置,是因為前任大鴻臚常晏升為御史大夫。夏琦的上任,得到了大將軍的支持,上官鴻明白大將軍的意思,就是要借此人之手,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他這個丞相。
而夏琦也從來不掩飾自己對丞相之位的垂涎。
比上官鴻年輕十歲的夏琦,剛剛年過半百,在中樞之中算得上是年富力強者了。他兼學縱橫家與名家,背后除了大將軍的支持,還有此前九姓十一家的殘余勢力推動。
這是一個聰明人,但正是太聰明了,所以上官鴻并不認為他是合適的丞相人選。
他看了看在自己面前面不改色的小吏,慢吞吞地說道:“顏固,你說說看,大鴻臚這是什么意思啊?”
“大鴻臚若是不出來告狀,從此在朝中就寸步難行了。”被稱為顏固的小吏沉穩地說道。
“呵呵,只是如此么?”上官鴻又問。
“另外……或許這是大鴻臚的一個機會。清河郡主和親之事,此前雖然幾近定論,但是大將軍一直猶豫不決,李太尉也傾向反對,現在哪怕只是為了維持朝廷體面與法紀,此事只怕都要定下來。”顏固抬起臉:“此事定下來,大鴻臚或許可以憑和親之功,爭一爭御史大夫之位了。”
上官鴻呵的一笑:“御史大夫……為何不是我這丞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