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看到段實秀的笑臉,呼衍鞬便覺得頭痛。
果然,就象他料想的那樣,從辰時一直到午時,雙方爭論不休,北州人連杯水都不給他,讓呼衍鞬口干舌燥饑腸漉漉。
就在呼衍鞬怒極欲回之時,邊上突然騷動了一番,緊接著,他看到只穿著布裳的趙和騎馬過來。
段實秀起身向趙和行禮,趙和望了呼衍鞬一眼,笑著道:“怎么,如今都第四日了,還沒有談出結果來?”
呼衍鞬憤憤地道:“我帶著一片誠心前來,貴方卻完全沒有誠意!”
趙和在馬上甩了甩鞭子:“你說說,如何沒有誠意?”
呼衍鞬道:“第一日,貴方糾結于交換比例,非要以一換一,我們手中便只有一千零二十七名秦人,你們手中俘虜人數不只此數,以一換一,我們吃虧,有多少換多少,這才是公平!”
“第二日,你們說要在十日之內交換俘虜,我們覺得十日時間當放寬至十五日,你們寸步不讓,但我們手中俘虜分布于各部之中,要集中起來,所需時間便不只十日!”
“昨日,你們又非要在……”
呼衍鞬將這三日爭吵不休的幾個矛盾焦點都說了出來,趙和聽到第三點便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呼衍使者,實不相瞞,我如今要回北州城,不能在此久候,所以我今日在此做決定,你看能成那便成,不成的話……此次交涉就作罷了。”
呼衍鞬悚然一驚。
雖然金策與銀簽給他的命令,是拖延一定的交換俘虜時間,但呼衍鞬從兩位單于的態度中判斷出,他們是真切地想要達成協議的。
事實上,犬戎這次聚兵于石河關前,也已經過了好幾天,若長期拖延下去,犬戎大軍消耗的物資就是一大筆負擔。
故此談判不能破裂!
見呼衍鞬面上微露驚容,趙和便又道:“第一條,咱們折中一下,你我雙方以二比一的比例交換俘虜,一個秦人俘虜可換兩個犬戎俘虜。第二條,我們讓步,你說十五日,那便是十五日交換。第三條,你們讓步,交換地點放在石河關下。”
他說完之后,稍稍停了一下,給呼衍鞬思考的時間,這才繼續道:“行的話便定下來,不行的話我要帶段長史走了。”
呼衍鞬心中念頭翻來覆去轉了好一圈,然后咬牙道:“行,便依趙都護之意!”
俘虜的交換比例,北州是做了讓步的,交換的時間其實無足輕重,因此趙和也答應了下來,唯獨交換地點,呼衍鞬其實心中也很清楚,北州不可能答應石河關以外的任何一處地方作為俘虜交換之地。
因此,趙和這番話直接敲定了談判的框架,接下來的一些具體細節,雙方也就沒有再作糾纏。
待雙方協議已成,殺馬盟誓之后,呼衍鞬便帶著北州的使者回到犬戎營地之中,將殺馬盟誓之舉又重復了一遍。
他心中還有些疑問,送走北州使者后,便來尋金策單于。
“單于,我們真的與北州換俘?”他沉聲問道:“這些秦人,都是好的農夫,其中甚至還有好的工匠,將他們還給北州,哪怕是以一換二,我們都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