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們有所不知,那個孩子可不簡單啊!”被稱為老劉的胖子問向幾人,“這孩子你們看他有多大?”
“大概也就十歲左右吧。”
“沒錯,他叫白澤,今年剛十歲,不過已經上初一了。”
幾人互相看看,愈發困惑:“那又怎么樣了?”
“呵呵,你們知道這個才十歲的孩子,賺了多少錢嗎?”
“賺錢?就那個孩子?老劉,你喝多了吧?他才多大啊?”眾人哄笑道。
被稱為老劉的胖子,之所以白澤覺得其面熟,其實兩人之前確實見過。
這個胖子,就是長江機械廠辦晚會時,從省臺請去的那位劉導,劉誠。
今天與他一起來熱盆景火鍋館聚餐的幾位中年人,也皆是川省電視臺以及峨眉電影廠的導演。
晚會那晚,白澤只是遠遠見到了這位劉導一面,故而僅僅是覺得眼熟而已。
但劉誠對于白澤的印象,卻不可謂不深刻。
被夏慶拐彎抹角的敲打了一番后,劉誠才知道白澤這孩子在長江機械廠里的背景也很深厚。
連廠領導和彰明縣的縣長都很看重這孩子,將其當成子侄對待,他自然不想輕易得罪。
若只是如此,劉誠方才最多也就不說話罷了,倒不至于主動服軟道歉,當起和事佬。
他只所以如此忌憚白澤這孩子,主要還是因為晚會之后,劉誠出于好奇,向長江機械廠工會的同志,詳細打聽了一番白澤。
這不打聽還好,一旦仔細了解后,劉誠倒是更吃驚了。
他哪里想得到,之前原本以為是工作人員吹牛的話語,居然全是真的!
那篇報道白澤與納爾等人簽約的彰明日報,也被劉誠找來看過了。
包括雷拓這位縣長在內,彰明縣幾乎沒人懂好萊塢的音樂授權模式,但劉誠卻是不同。
身為省臺的導演,對于國內外的影視音樂版權,他還是有所了解的。
如果白澤的歌曲,真的能夠在美國火起來,那未來可能的收入,可就不僅僅是什么百萬元人民幣了。
當然,白澤的歌曲會不會火,劉誠不知道,他也并不關心這一點。
讓其如此上心的主要原因,是那篇彰明日報的報道中,與白澤同學簽約,被記者一筆帶過的美國經濟公司的名稱。
創新藝術家經濟公司!
北美排名前十的經紀人公司!
劉誠最初看到這個名字時,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死,還以為是他眼花看錯了。
再三確認了數遍后,他才終于相信了報紙上報道的內容。
畢竟若不是真的,彰明日報的記者編輯,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創新藝術家這個美國知名經濟公司的大名。
這讓劉誠完全被震住了。
一個能與美國創新藝術家經濟公司簽約的十歲天才!
這是什么概念?
劉誠已經完全無法想象。
他雖然只是省臺的一名普通導演,但在劉誠的內心里,又何嘗沒有企圖與野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