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梓楓編劇的送你一朵小紅花已經殺青,只等待后期處理完畢就可以送審。
王清在島國拍攝的浪客劍心第二篇章,也已經在整個亞洲定檔上映。
而關于印度的調音師,也已經完成所有的后期處理工作,只等待渠道打通,就也會像浪客劍心一樣在亞洲,甚至是更加遙遠的西方上線。
贅婿、雪中同時開拍……
...
春節的喧鬧逐漸遠去,清風影視的各項項目也有了新的進展。
而其中,作為海外拓展主力的清風動畫,同樣沒有閑著。
雖然大圣歸來還在制作,但閑暇之余,他們也會接一些外包工作,比如騰訊影視的鎮魂街、刺客伍六七等等作品。
作為清風動畫重要的股東之一,騰訊的忙,那肯定是得幫的。
而借著這個機會,還有一部作品也順勢在進入到西方市場,在那片滿是游魚的水潭中丟了一塊極為不起眼的小石子——狐妖小紅娘。
這部作品雖然在國內這邊熱度不低,甚至在亞洲這個版塊的熱度也不低。
但在西方市場,這部番劇就像是曾經的凡人修仙和白蛇緣起一樣,沒有給那片市場帶來任何的風浪,僅僅只是吸引了很小一部分人的目光。
它的題材在西方市場并不受眾,這點王清很清楚,清風動畫也很清楚。
但為什么要選擇輸出這部番劇呢?因為在這部番劇內,隱藏一種重要的元素,輪回……
西方的神明與東方是不同的,他們的神,是帶著極為森嚴的傳承制度,正統神靈幾乎都是血脈傳承。
神生下來,那就是神,那是另一種生物,是另一種生命體。
而人想要通過努力,通過成為巫師、法師,擁有和神一樣的力量幾乎是不存在的,除非是半神。
所以在西方,許多人、許多家庭都非常注重血統這一點。
而東方不一樣,東方的神話中,擁有著修行的制度,神明這個詞匯對于東方來說,那只是一個職介。
人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成仙,而仙同樣可以接受授封成為神明。
也就是說這兩者就不是一個體系的,許多東方人想要像西方人解釋東方神話的時候,總是會拿一些西方的神做比較,其實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已經是讓人失去代入感。
西方的神本身就是神,而東方的神,是由人進化而來的。
與其讓西方的市場,以他們的認知代入一些他們這邊輸入過去的文化,那不如創立一種新的詞匯,一種新的文化。
就像是功夫這個詞匯被加入到西方詞典中一樣,本來他們對于華國功夫是沒有概念的,但后來,他們有了。
...
“兜兜轉轉幾十年,結果又回到這里啊。”
仙劍劇組開機儀式上,胡哥有些感慨的看著面前的場景,以及一個個熟悉的臉龐。
“聽說人老了,就喜歡感慨以前年輕時候的事情。”王清在旁邊嘲笑道,而引來的是胡哥毫不客氣的一拳砸在的手臂上。
“嘶——”
胡哥揉著拳頭,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他的臂膀,“你身上咋還裝了個鐵片?”
“這是肌肉。”
王清撩開袖子,露出健碩的手臂,“我一拳下去你可能會直接回天界當飛蓬。”
“我現在是李逍遙,不是景天。”胡哥笑著揮了揮手,但又有些羨慕的看著他的手臂。
也只有男人,才能渴望這種擁有力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