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戰況非常激烈,就連軍營的營門都被燒毀了,王必的肩膀上也被內應射中了一箭,身負重傷。
在混亂之下,王必也不知道造反的是誰,于是便逃出去投奔自己的好友金祎家門前尋求幫助。
不料金祎家人沒想到王必會來,誤以為敲門的是金祎派了手下回來報信,于是便隔著大門問道:“王長史死了嗎?”
聞言,王必心中大為驚駭,匆忙從南門逃走。
很快,他便在城外與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匯合在一起,于是反身入城平復叛亂。
叛軍們見王必還活著,而且還帶了兵馬入城,全都不敢抵抗,一哄而散。
耿紀、韋晃、吉本、金祎四人被活捉,被曹操下令夷滅三族。
本來曹操只是想要誅殺首惡,可是十幾天后王必竟然因為傷勢過重而去世了。
以此為由,曹操下令將許都的文武百官全部召往鄴城,命令當夜救火的人站在左邊,沒有救火的人站在右邊。
百官以為救火的人對平叛有功,于是大多數都站到了左邊,結果曹操以“不救火者非助亂,救火乃實賊也”的莫名其妙的理由,將站在左邊的百官誅殺。
之后曹操便接到了劉備率主力進抵陽平關的消息,本想立刻親自率兵馳援夏侯淵,結果還沒動身又遇到了烏桓人叛亂。
早在十多年前,威風凜凜的四郡烏桓中的遼東郡、遼西郡和右北平郡便被曹操平定,只有代郡的烏桓單于普富盧派遣使者朝賀表示臣服,因此未被征討。
可是等到普富盧死后,形勢就發生了變化,繼任的無臣氐等人暗懷野心,時常率兵攪擾地方掠奪財物。
于是曹操派遣丞相軍事裴潛去擔任代郡太守,很快就穩定住了代郡的局勢。
結果裴潛在代郡作了三年太守后,被曹操召回朝廷任丞相理曹掾。
曹操稱贊褒獎了裴潛治理代郡的功勞,裴潛卻說:“我對百姓雖然寬宏,,但對胡人卻很嚴厲。如今謀臣們一定認為我于理過嚴,于事過寬。其實胡人一向驕橫恣肆,管治過寬必然導致松弛散漫,因此只能將他們繩之以法,這就是訴訟紛爭所以產生的原因。從現在的形勢上判斷,代郡一定還會發生叛亂。”
聽完這番話,曹操十分后悔這么快就讓裴潛回來,幾十天以后,果然不出裴潛所料,北方傳來了三個單于造反的消息。
于是曹操不得不延后出兵漢中的時間,立馬派自己的兒子鄢陵侯曹彰擔任北中郎將,行使驍騎將軍的職責,前去征伐他們。
臨出發以前,曹操告誡曹彰說:“在家里我們是父子,接受了命令就是君臣了,一舉一動都要按王法行事,你要引為儆戒呀!”
曹彰北征進入涿郡的境內,叛變的烏丸族幾千騎兵攻到,當時曹彰的兵馬尚未集結,只有步兵一千人,幾百騎兵。
在眾人全都心懷恐懼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曹彰采用了田豫的計策,以戰車圍成圓形戰陣,弓弩手藏在陣內射箭,堅守陣地。
烏桓騎兵沖擊了數次都不能突破戰陣,只能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