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嫂做的酸菜湯好吃著呢。”
“是啊,都這個季節了,以后想要吃酸菜也要到今年秋天了呢。”
王桂花剛要說話,虛掩的大門就被人推開,喬志海抹了一把額頭汗水,看到喬青玉正背著一個漂亮小挎包,就急聲的道,“青玉,你是不是找你李叔去你家了?”
喬青玉似笑非笑的,“二伯,你這消息很靈通啊,李叔正在我家呢,你咋知道的呢?”
“你別問二伯咋知道的,青玉,二伯能去你家看看嗎?”
說話也是小心翼翼的,再也沒有了賴皮賴臉的勁兒。
“可以呀,李叔正在寫你們包工隊的情況資料呢,你去了也可以給他補充一下。”
“好嘞。”喬志海答應完之后忙不迭的轉身就往喬根寶家跑。
喬青玉回頭看大伯娘,面部表情沒什么變化,不過坐在窗前曬太陽的爺爺奶奶臉上的表情明顯是很欣慰的。
……
與此同時,西川農業學院一百畝綠化帶認領地。
今天是周日,李波組織了班里的同學來這里給種下的樹木澆水。
其實老天也在考驗他們在考驗西川呢,從種下去之后天氣就越來越干燥,沒下過一滴雨。
這樣下去大麥草不能出苗,種下的水楊木也活不了,那所有的辛苦就白費了。
距離這里一千米處有一個小河溝。
這個小河溝是西川河的分流,如今水也不多了。
李波挑著兩個水桶走在最前面,扁擔已經將她的肩膀磨得紅腫,可她還咬牙堅持著。
因為走之前她跟喬青玉保證說農學系的綠化帶她會負責。
而在她的帶領下,來這里澆水的同學也越來越多了。
可沒想到也引起了附近村民的強烈不滿。
他們靠這些水種莊稼呢,吃的重要還是那些草重要啊,在這些農民的眼里。那自然是眼前的糧食重要,沒有糧食會餓肚子,沒有草頂多是風沙大一些。
李波他們并沒有和這些人起沖突,不讓在小河溝里打水的一百多名同學,垂頭喪氣地拎著空桶回了綠化帶。
地質勘探系的一個同學就喃喃說道,“縱觀這片區域,應該有地下水,我們要不要自己打個井?”
一時之間就連呼嘯而過的風似乎都拐了彎兒,一下子鬧鬧吵吵的場面就靜默下來,然后這些同學熱切的目光就落在了地質勘探系的十幾名同學身上。
說干就干,這大學是不能白讀的。
但真要打井可不是說說那么簡單,但終歸是有了目標。
……
此時,喬青玉拿著李鐵和二伯寫的關于包工隊的資料仔仔細細的從頭看到尾。
她相信上面的資料都是真實的。
李鐵雖然有些勢利眼,不過做事很穩妥,他手下的人包括自家二伯在內,泥瓦匠手藝都不錯。
還有幾個手藝好的老木匠。
甚至他們包工隊里的一個人,還擅長看風水。
喬青玉還算是滿意。
但這包工隊是野路子,也沒有正式的資格證書。
喬青玉說道,“李叔,二伯,過段時間咱們村的馬路就要開始修建,如果你們兩個有興趣,想不想跟他們專業隊伍學一學看一看,積攢一些經驗呢?”
兩個人對視了一眼,目光一下子就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