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沉默的喬家老爺子忽然說道,“二胡啊,我都多少年沒有聽到玉蘭拉二胡了,那小丫頭靈性的很呢,當年多少人說可惜她生在農村了,要是生在城里不定是什么樣的呢。”
“你聽過,我咋沒聽過呢?”
“這孩子也是我看著長大的,老方頭是個好人呢,只可惜生不逢時啊。”
“我怎么感覺這像做夢似的呢,這玉蘭除了種地帶孩子,她咋還能會拉二胡呢?”
“你們這剛來的小年輕懂什么?以前的老人哪個不知道,這孩子三歲就開始拉二胡,八歲的時候,那么老長的二泉映月她都能拉下來,那可是老好聽了,她還給唱二人轉和唱歌的伴過奏呢……”
一群人開始急著科普。
然后就有人喊著,“玉蘭,開始啊。”
林文的腦子里依然亂哄哄的,所有的聲音都朝著他的耳朵里鉆進去,然后在他的腦海里嗡嗡嗡的亂轉,可他卻一下子就拼湊出來了。
他的媳婦方玉蘭,三歲就會拉二胡,是個音樂天才,可他咋不知道呢?
他這個農村媳婦,那雙略粗糙的手竟然還曾經拉過二胡?
開什么玩笑,這是假的吧?
方玉蘭緩緩地坐了下來,將二胡放在腿上拿起琴弓,微微的合上眼簾,隨后又緩緩的睜開,掃視了一眼烏泱泱的人群,此時真談不上有多寂靜,甚至可以說是喧鬧的,但不得不說,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熱情的洋溢的,而她則是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前面抱著小兒子的林文,在他旁邊是他們的大兒子。
父子三個人此時都張著嘴直愣的看著她,似乎到現在還沒有反應過味兒來。
尤其是林文,近乎于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神情。
他的神情很陌生,她從來沒有在他的臉上看到過。
下一秒,方玉蘭手一動,隨著前奏,悠揚的飽含著深情的樂曲隨著麥克風在大隊部前面的空場上緩緩的想起。
音樂響起來,下面就瞬間的安靜了。
這把二胡是爺爺用的那一把,而方玉蘭只以為那一把二胡已經毀掉了,那天喬青玉給她拿的是從鄰居借來的,她回娘家只是說了說這事兒,沒想到她的老娘就從外面的倉房拿出一個木箱子,然后將這二胡給她拿了出來,都已經修補好了,這二胡是爺爺親手做的,音色極好……
此時,甚至人們都好像聽到了輕輕的吟唱聲。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文藝宣傳隊的隊長站在舞臺的一側,神情復雜著看著這個,其實身份是村婦的女人,他從事文藝工作都已經四十多年了,中間雖然斷過,可也一直沒有扔下,只不過一直沒有露面罷了。
他的老師曾經說過,如果有機會,他很想挖掘那些隱藏在民間的藝術家。
那些藝術家因為沒有條件,不能去專業的學校學習,也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藝,所以就那么泯然眾人矣。
可惜的是,這件事情還沒有做,老師就意外的離開了人世。
他現在覺得老師的那句話說的很對,高手在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