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勞動力就算是不花錢,但其他隨之產生的其他成本,這都需要財政付出一大部分。
光是救濟糧,每年都讓負責人頭疼的幾天幾夜睡不著。
幸好百分之八十的費用是用他們本地生產的煤炭抵債。
可喜的是,到目前為止,葛爾州的綠化面積已經達到了五十萬畝,一部分農民開始養牛養羊了。
收益是明顯的,毛紡廠下屬的羊毛加工廠就大量的收購羊毛。
只要有,這里都收。
所以,這好日子眼看是要來的。
在葛爾州工作的同志不單純是要鍛煉,是實打實的想要干實事。
去年有一個地區的大棗竟然獲得了豐收,第一時間負責人是想著回饋騰海科研基地,所以來拉沙棘樹苗的時候,就給拉來了兩車大紅棗,這其中有一部分還是灰棗,肉厚核小特別好吃的。
這可是好東西啊,喬青玉痛快地收下,不過又贈給了他們空間實驗室出品的特級枸杞和紅棗樹苗。
這也是喬青玉與馮教授聯合培育出來的成果。
現在農業集團的農場包括實驗基地可使用土地面積接近一萬畝。
那上面孕育著各種各樣的適合西北大部分地區的蔬菜水果樹苗以及大麥草。
來的時候是兩卡車,走的時候基地又派出了兩個卡車,都是十多公分高的苗木,
陸陸續續的,各個地區已經將他們需要的樹苗果苗以及大麥草籽都拉走了。
至此對外銷售告一段落,不過零星的也會有其他的地區到這里上門求購種子和樹苗。
種樹,其實什么時候都不晚,當然了,最好的季節是春季,不過冬季種樹其實效果也不錯,現在馮教授帶著喬青玉還有另外兩個研究生主攻的方向又多了一個。
而北城的喬家大隊這兩年發展的很順利,不得不說,喬家大隊的確成了北方水稻的優質育種基地。
當然了,光憑著水稻種子,這些農民們想要大富大貴不現實,就算是有補貼可僧多肉少,靠的還是其他產業。
因為有養豬場,所以又成立了肉聯廠。
請了一些老師傅,不止是殺豬,還加工肉食產品,比如香腸,經過領導牽線這里成為了紅腸的另一個加工點。
所以,小康村也已經開始建設了。
而省城覺得非常有必要將這里設置成一個示范基地,要將這里做成一個招牌,就按照計劃的往前走。
所以現在喬家大隊人心前所未有的團結,也前所未有的積極。
秉承著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鄉村小別墅進行了公開招標,倒是沒想到李叔的建筑工程隊順利的接到了這個工程。
喬志海頹喪了一段時間,看著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的父母倒也是振作起來,現在家里的日子不怎么好過,所以他又進了李鐵的工程隊,李鐵當然是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