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坤聽完包子鋪老板的一通夸獎,起初還有些高興,心想著自己終于是把這些錢用到了刀刃上了。轉頭又看了一看這街上的那些人來人往,一個個面黃肌瘦,手里端著一碗可以數得過來的米粒湯粥。說是米粥,其實也就是清水加了幾粒米,卻一個個如獲至寶,滿臉都是感激不盡。
“為什么不把米粥做稠一些?”對于這么稀的米粥,劉玉坤也曾向包子鋪老板提出過質疑。
“小老弟你是不知道,這人呀餓得時間長了,粥太稠一碗下去就很容易吃太飽,會撐死的。只有這樣,水多米少一些才能讓他們的胃受得了,不至于鬧出人命來。”
包子鋪老板的話也是經驗之談。以現在看來是很有科學道理的。人餓時間長了消化功能就消退了一下子吃太飽會引起消化不動還真的會出現撐死人的現象。
劉玉坤哪經歷過這種情況,聽了包子鋪老板的話一時間唏噓不已。但又想想,就自己拿出來的這些錢能濟多大事,最多是讓他們少挨幾天的餓。可是這幾天過后呢?現在還是剛過年關,離今年豐收季節還有幾個月呢?
剩下來的日子可怎么挨呢?劉玉坤心里這樣尋思著,轉念又想起來像這種遇到了災荒年,不是應該有政府出面救濟一下嗎?想到這兒,他又問包子鋪老板道:“像這種幾十年不遇的災荒年,你們這兒的縣長不管嗎?縣政府不管嗎?”
“要他們管?他們都是些吃人不吐骨頭的貨色!災荒年開始的時候,他們借口開倉放糧其實是高價賣糧,高價賣糧倒還罷了,他們竟然還在大米里面夾小石子。要說他們有多坑就有多坑,坑的可都是老百姓。這不,你是沒有見,好多村莊的年輕力壯的人們都到別的地方逃荒要飯去了,剩在家里的都是些年老多病的,沒有辦法只能呆在家里挨餓受凍。”
包子鋪老板說到這兒,劉玉坤這才仔細看了看那些排隊領粥的人群,年少的真的很少見,都是些大人小孩,看著有多可憐就有多可憐。
“只可惜我人在外邊,只能有隨身帶著的這些大洋……要不然,說不定還能多拿出些錢來,救救這些窮苦的老百姓。”看著眼前的情形,劉玉坤忍不住小聲喃喃道。
“再拿出些錢來?你能拿出多少?難不成你家里富可敵國?”劉玉坤的小聲說話卻也被包子鋪老板聽去了,忍不住說道:“就這樣您已經是大善人了,已經救了好多人的命了。這世上的像您這樣的好人太少了。”最后包子鋪老板的感慨讓劉玉坤陷入了沉思中。
其實劉玉坤身上真的還有錢,不過不是現錢只是銀票,在這種窮鄉僻壤的地方找個兌換的地方都沒有。也只有這些現大洋才算是救了大急。雖然說大洋不少,但是救助人的太多,這些錢買來的大米和那些需要救助的人相對比只能用杯水車薪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