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不過,再高興我們也得先回去再說,總不能在這村口說長道短,我們先回去,回去再說,我有一肚子話要對你們說呢。”那邊,老班主依然在絮絮叨叨地說著話,重復地說著那些話,聽在劉玉坤和吳非耳朵里卻一點也沒有顯煩的感覺,反而是親切得很。
被人念叨這個時候顯得尤其幸福,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被人這樣時刻掛念著的機會。
“是呀,我們有什么話回去再說,這兒畢竟是村口,說話還是多有不方便之處,還是回去好。我們也有好多話想要和老班主你們講,我們回去慢慢聊。”劉玉坤也這樣說道。
“好吧,我們回去。”吳非當然不會反對,說著話拉了老班主的手,有說有笑地先前走著,劉玉坤牽著馬滿臉笑容地跟著后面。
啟遠戲班暫住在一個小院里,雖然不大,但已經是很好的安身之處了。劉玉坤他們三人還沒有到達院子的時候,笑聲和說話聲已經先于他們傳到了那個院子里,早已有耳尖的人聽到了他們的聲音迎到門口了,后來越來越多的人也聚集到門口了,等他們三個人還沒有走過來,門口已經全員聚集了。
這絕對是一個很有熱度的“歡迎儀式”,當眾人看到劉玉坤和吳非的時候,一擁而上一個擁抱,整個戲班全員得有二三十人吧,他們兩個被每個成員熱情的擁抱,又溫暖又力度大,久久不愿松手,搞得他們兩個人都有點招架不住了。
這不,吳非已經在高聲叫了:“好了,好了,不要這么熱情了,我們兩個要是兩塊紅薯也被你們給捂熟了。”
雖然劉玉坤也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在“盛情難卻”下還沒有時間表達出來,好在那邊吳非借他的口讓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了,他感同心受,滿意地對著吳非擠眼笑了笑。
好在一邊的老班主說話了:“夠了,大家的熱情夠了,他們兩個人長途跋涉回來,肯定累了也餓了,我們在外面這么熱情還不如讓他們進院喝口熱水。”
“是是是,老班主說得對,我們趕緊讓他們進去吧,歇一歇,喝口水吃點東西,有什么都慢慢來。”老班主這樣一講,眾人恍然大悟,急忙讓開了路,讓劉玉坤和吳非兩個人進到院子里,眾人跟在后面也陸續進院。
劉玉坤和吳非進院,前呼后擁,那陣勢太盛大了,這種待遇吳非還是第一次享受到,高興得一直咧嘴笑,感覺著這一路上所受的苦受的罪和這一比,那一切的一切完全不算事兒了。
劉玉坤的感受也一樣,哪怕他出身“豪門”,但是因為他久居在外,家里除了父母之外,都是丫環仆人,他們和他的關系遠遠沒有達到熱情洋溢的地步,也沒有被人們這樣歡迎過。
只有感同身受了,個中滋味才能品味出來。都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如果像這樣,其實也并不定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