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軍事基地里立刻起飛了兩架戰斗機和兩架直升機,然后基地大門洞開,一列車隊風馳電掣地出去,朝坐標飛馳而去。
戰斗機率先抵達目標,他們一邊向上級匯報,一邊在周圍盤旋,“報告,雷達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目標,肉眼也沒有任何發現!”
然后是直升機,他們直接降落到了地面上,拿著探測器四下搜尋,很快他們就有所發現,“發現信號,根據信號指引,目標在前方十一點方向一百二十五米處!”
嘩啦一聲,乘坐直升機降落的士兵們以目標為圓心,展開防御陣型,將目標團團圍住,然后兩名代表慢慢接近信號發出的地方。
沈隆特意給飛船里面安放了信號發生器幫他們指明方向,并在郵件里告知了獲取信號的方法,以方便他們尋找。
兩名代筆慢慢挖去籠罩在飛船上的沙子,露出了下面的篷布,伸手敲了敲,傳來清脆的金屬聲,這應該就是要尋找的目標了吧?
隨后車隊趕過來,將飛船整個挖出來,運上載重卡車,然后蓋上偽裝布,運往最近的秘密基地之中,與此同時,那幾位院士也分別乘坐軍機前往該基地。
等他們到了基地,沈隆包在外面的篷布已經被拆開,露出了飛船的真容,見到原型,幾位院士頓時瞪大了眼睛,“這不是概念飛船,是成品!”
打開艙門,里面的電腦屏幕上還有幾個文件夾,有飛船設計原理、生產工藝流程以及操作手冊,既然送禮那當然是送全套的啊,光送個飛船還不夠啊!
幾位專家趕緊把文件拷貝下來,這么多資料當然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看完的,但就算是匆匆掃上幾眼,他們已經能看出很多東西了。
“幾位,這艘飛船真的能飛么?這些資料是否真實?”某位大領導也到了現場。
“雖然還沒有經過試驗,不過我剛才簡單看了下資料,以及飛船實體,能飛的可能性極大!”幾位院士小聲商量一番后回答,然后追問,“這艘飛船到底是那兒來的?和我們已知的幾家機構的風格都有些不太一樣啊!”
領導無視了這個問題,這可是最高機密,怎么能隨便泄露?他又問道,“那么,以諸位來看,這艘飛船的水平領先我們多少年,又領先美國航空航天局多少年?”
“這個暫且不太好說,不過如果這份說明書上的信息屬實的話,領先我們三五十年時間也是往少里說的。”一位院士道。
三五十年時間?這家伙到底還藏著多少好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