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幾個皇帝收到消息之后,除了奉天的那位實在是有些遠,暫時還感受不到危機之外,京城的那位和西安的那位立刻緊張起來,開始拼命壓榨己方的戰爭潛力,囤積重兵與從南方北進的戰略要地,試圖以此來阻擋沈隆的進攻。
“呵呵,還是那些老套路啊。”沈隆在戰略室內看著沙盤上,兩只清軍的布置后,忍不住笑了,“可惜現在時代變了,要進攻京城的路可不止這幾條啊,走海上的話要不走陸路輕松多了!他們這么做反倒是讓京城的兵力空虛,咱們打起來就更容易了。”
這話一說,海軍方面的將領頓時激動起來,自打占了南京之后,他們一直沒遇到什么大陣仗,大多數時候都在練兵,剩下的要么是去日本抖抖威風,去南洋巡視一圈兒震懾那些土著或者西方來的殖民者,亦或是去捕鯨來為陸上提供肉食。
可是把他們給憋壞了,現在終于有了打大仗的機會,誰肯錯過?一個個或是賭咒發誓,或是苦苦哀求,都求著沈隆把自己帶上。
“這一仗朕準備御駕親征,親率大軍拿下京城!爾等依照旨意行事便是!”這只海軍是沈隆親手打造出來的,倒也不擔心有人不聽話,“眼下其實還只是小陣仗而已,等將來還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等著你們去征服呢,你們完全不用擔心沒仗打,將來你們打仗的次數可比陸軍多多了!切勿過于焦躁。”
萬歷三十四年,西班牙航海家托雷斯的船只駛過位于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涉足過澳大利亞,并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并命名此地為“新荷蘭”。
不過這片大陸并沒有引起西方殖民者的注意,原歷史中,一直要到乾隆三十五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并宣布這片土地屬于英國。
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乾隆五十三年,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的“第一艦隊”抵達澳大利亞的植物學灣,當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他們在澳大利亞杰克遜港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后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一大城市悉尼。
而現在澳大利亞只有土著而已,雖然澳大利亞大多數土地都不適合耕種,不過礦產儲量實在是太讓人眼饞了,這么好的地方必須占了。
在美洲大陸那邊,第一批清教徒乘五月花號帆船駛入新英格蘭地區的普利茅斯港,并簽訂《五月花號公約》已經過去一百四十多年了。
現如今,北美大陸的殖民者們與英國之間,已有了裂痕,隨著殖民地的不斷擴張,逐漸使他們意識到事態發展的嚴重性,從而萌生獨立的念頭。
從現在開始準備,或許還可以和英國合作一把,把美國消滅于萌芽之中,然后大量移民過去,填充這塊土地。
不管是那塊大陸,將來都少不了海軍的參與啊,未來幾十年里,這只海軍必然會成為全球最強大,也最忙碌的海軍。
做好準備之后,新朝在陸地上加強了用兵,抽調了大量兵馬奔赴前線,擺出了一副要打大仗的架勢,京城和西安那兩位皇帝就更加緊張了,再次抽調兵馬補充到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