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看下去,沈隆覺得其實有些節目的質量也相對一般,可能后世大家伙兒回憶起早期的春晚,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陳小二的小品,蔣大為的歌聲等王炸節目,無意間忽視了這些相對一般或者相對不受青年觀眾喜愛的作品,才覺得這一時期的春晚足夠完美吧。
一直到臨近十二點,陳小二終于出場了,和朱時茂一起給大家帶來了無數歡聲笑語,徐音和馮勝利笑得肚子都疼了,馮青把巴掌拍得通紅。
大家伙兒第二天又在家里看了電視重播,然后開始走親戚,等春晚的余波漸漸散去之后,《西游記》再次勾起了大家的向往。
這次電視臺沒讓他們等待多久,大年初七就播放了《西游記》的第一集《猴王初問世》,講了孫悟空從石頭里蹦出來,進入水簾洞成為美猴王,然后出海尋找長生之法,拜師菩提祖師的故事。
大師兄把猴子演得活靈活現,一下就吸引住了觀眾,第二天又播放了《官封弼馬溫》,孫悟空學成七十二變回花果山,入海從龍王那弄到了全套裝備,一身史詩級裝備這么一穿,所有觀眾都眼前一亮,嚯,這美猴王帥氣!
等太白金星下來一忽悠,把孫悟空拐上天庭當弼馬溫的時候,觀眾們又感到一陣兒憋屈,等這一集最后孫悟空返回花果山,豎起齊天大圣大旗的時候,大家伙兒頓時覺得痛快,對,這才是猴哥應有的樣子么!
第三集《大圣鬧天宮》直接將觀眾的心情推向**,這要是放到網文里,那絕對是牛逼得不能再牛逼的黃金三章啊,前三集就把觀眾抓得死死地。
等第三集播完,報紙上直接用四個字來形容《西游記》熱播的盛況——萬人空巷。
說起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五首》之四:“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最早是指人從房子與房子之間的通道大量擁擠出來,離開通道,涌向某個地方,是一個非常形象描述動態情境的成語。
《新華詞典》解釋為“人們都從家里出來了多形容慶祝、歡迎的盛況”;《辭海》對萬人空巷的解釋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
但就像許多其他成語一樣,在使用的過程中,含義也慢慢有了變化,一些專家也對對于形容大街小巷空寂無人、家家滿滿當當的用法予以認可。
所以以前用萬人空巷來形容大家伙兒都跑到電影院里看《火燒紅蓮寺》是正確的用法,現在用萬人空巷來形容大家伙兒留在家里看《西游記》也是正確的用法。
很快,朝廷臺的調查反饋結果出來了,《西游記》的收視率突破了百分之九十,不過這依舊沒有打破朝廷臺的收視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