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近代,《寒食帖》的命運多舛,清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焚毀,旋即流落民間,為馮展云所得,馮死后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顏樸孫購得,曾于1917年在北京書畫展覽會上展出過,受到書畫收藏界的密切關注。
1918年轉傳到白景琦手中,白景琦先生秘藏家中,從不外傳,以至于人們都以為這卷珍貴的書法作品已經不在人世。
直到1949年,時隔三十一年之后,人們才在白景琦先生給故宮的捐贈清單中看到了《寒食帖》的名字,看到了蘇軾千年前的那聲嘆息。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第三集,《步輦圖——民族團結之瑰寶》:
貞觀十四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四十歲的閻立本站在下首,將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中。
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莊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風范與威儀;祿東贊的誠摯謙恭、持重有禮,襯托出了唐太宗的端肅平和、藹然可親之態。
而仕女衣帶飄飄和晁蓋的迎風招展都有意刻畫一種充滿了柔情、安詳、和善的情調,隨后文成公主入藏,成就了漢藏兩族千年的友誼……
這幅畫原本藏于宮中,公元1921年,末代皇帝溥儀為了償還宮中拖欠百草廳的債務,將其抵押給白景琦先生,白景琦將它和《寒食帖》藏在了一起,于1949年捐給了故宮……
《如果國寶會說話》系列作品一經播出便在這個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然后很快就有人注意到,其中多件國寶的解說詞里都提到了白景琦三個字。
很多吃瓜群眾就開始議論,“我只知道白景琦先生是北大醫學院的創始人,是咱們國家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現在才知道,白先生還保護了這么多的國寶啊?”
“這才幾樣啊,喏,這是當年白老先生給故宮捐贈文物的清單,你好好瞅瞅吧,除了北京人頭蓋骨、《寒食帖》、《步輦圖》之外,還有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五代畫家阮郜的《閬苑女仙圖卷》,南宋陳容的《六龍圖》……”
“白老先生可不光給故宮捐了,還有昭陵六駿,1914年,法國人戈蘭茲將颯露、拳毛騧剝離開來準備偷運,不料被當地農民發現,攔住,然而這二駿又落入當地軍閥之手,后來又運到京城,被白老先生花費重金買下;1918年,美國人畢士博準備盜走另外四駿石刻,同樣被西安百草廳分號給攔住了;要不是白老先生,昭陵六駿估計也會流落海外!”
“我們龍門石窟這兒也是,美國大都會美術館東方部主任普愛倫來華搜求美術珍品,后與北京古董商岳彬簽訂合同,收購龍門石窟賓陽中洞北魏《帝后禮佛圖》浮雕,運到京城后被白老先生請江湖人給偷出來了……”
一時間,白景琦這三個字頓時成為網絡熱點,不過很快,另一件事讓白景琦這個名字變得更加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