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的旗號!”
廣武山下,才筑起來的汴口城的城頭,幾名守軍突然指著遠處地平線上出現的黑纛,大聲呼喊了起來。
今日在汴口城值守的正是岳飛的部將酈瓊,他是個黃面書生,相州的官學生投筆從戎,算得上文武雙全。因此在相州練兵的時候,也被何灌、何薊父子高看了一眼,當時就給了個隊正。后來他又和一群相州籍的軍官一起,調入了岳飛的麾下——趙楷對自己的十個帶兵的“把兄弟”非常信任,允許他們在調任的時候帶上一大群的老部下。
而岳飛的老部下主要就是一群相州人,大約有五六十人,都是軍官。官職較高的有王貴、張憲、徐慶、姚政、寇成、王經、李道,還有這位酈瓊。
另外,岳飛手中還有800名騎兵,都是從平定軍帶出來的或是從相州兵中選出來的。這些騎兵和那群老部下一樣,都會跟著岳飛一起調動......只要岳飛還在帶兵,他們就可以跟隨!
這么個搞法看著似乎有點“軍閥化”,好像是在搞“岳家軍”。但實際上趙楷所推行的府兵制,就決定了他必須要讓這群帶兵的大將手里有點人馬。要不然這府兵就沒法帶了!
府兵不是常備軍,而且還有兵將分離的問題——后世總結宋朝兵弱時,都會說什么兵將分離、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嗎?其實隋唐的府兵制也是這樣的。兵士在鄉務農時歸折沖府管,上番集結后才歸將帥管。
歷史上,哪怕是天策上將軍、尚書令、秦王李世民這樣的人物,在和平時期也只能動員八百多名勇士去發動玄武門之變!
而八百多人,也是趙楷給十兄弟,還有一批軍統制級的大將的額度——不過這些人并不是將帥的家丁,而是四時在營的常備府兵。
有了他們,將帥們才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把一群松快了一陣子的上番府兵再整頓出來。上了戰場后,也能有一支堪用的督戰和突擊力量。而且趙楷也能把這群統制及以上的將領,在各部隊之間調來調去。
而這種調動將帥的方法,是韓世忠、黃無忌、向克、劉锜、何家兄弟、岳飛、張俊這群好兄弟的建議!
按照他們的說法,如果將帥長期不調動,要么朽爛,下面的軍隊也會變得毫無戰斗力。要么養成龐大的勢力,非常危險。
如果將帥只帶少數幕僚、親兵調動,則難以掌握龐大的部隊,很容易被下面的人架空,這樣的調動毫無意義,所以必須帶著一群能打的手下集體調動。
看看,這就是好兄弟啊!
這就是一起磕頭拜把子的用處!
也許將來這群人會和趙楷離心離德,但是現在,他們是真的想幫趙楷把兵管好的。因為他們和趙楷之間,目前還是存著巨大的共同利益的。
而有了這十個實心用事的都統制、統制,趙楷的軍隊和早前的宋軍相比,簡直不能比了。
不僅吃空額、喝兵血的現象基本沒有了(不上番的時候沒幾個兵,可汗大點兵后又不知道會去哪里帶兵,制度上就很難吃空餉、喝兵血),部隊的訓練也抓得很緊。
這會兒都已經傍晚了,汴口城外的空地上還有好幾千名步兵在扛著幾十斤的重物整隊跑圈......
遠一點的地方,還有騎兵在練射箭!
酈瓊的部隊今天有值守的任務,所以可以輕松一點,不用訓練,守在崗位上就行。
望見趙楷的大纛,馬上就有人飛奔著去報告在汴口城內值班的酈瓊知道。而酈瓊得到消息后,一邊依照岳飛下達的將令向前派出輕騎查探,一邊命令底下人加強警戒——萬一是金賊冒充官家來詐營呢?
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