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年就是那個“詐和使”,因為“詐和”有功,所以得到宗望、宗弼兩兄弟的信任,現在以隨軍參議的名義從征。
“四太子、十五太子,細作送來的密報上說南宋這邊的水軍厲害......不僅可以在江上縱橫,還能入大海日行千里!若是趙桓派遣水軍運載數萬陸師,出長江口泛海北上,京東沿海各州府怕是要出亂子啊!”
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光是那60條江海大舟,就能裝上一萬幾千陸師新軍和大量的器械、輜重北上。也不必打什么登陸戰......直接闖港口,闖內河就是了。
現在大金國雖然有萬里海疆,但是海防等于零......連京東、河北、遼東等處的海港,都沒有任何布防。
如果一萬幾千南宋新軍陸師在那些地方上了岸,那還不得惹出大亂子?雖然金兵出動個萬把精銳就足夠打敗他們了,可是金兵的精銳不可能都在海邊等著啊......等他們從別處趕過來,宋軍早坐船走了!
“不會的!”十五太子兀里妹插話道,“趙桓不是趙楷,不會干這種事情的......孤家估計,他會一邊命令淮北、淮東各處守城死守,一邊入駐揚州城死守。絕不會再從揚州北進一步了!
咱們可以先取海州、漣水,再過淮河直赴揚州,趁著他還沒有逃走,把揚州圍起來!”
“十五太子,”蔡松年笑道,“海州靠海啊!州城就在海邊上,宋人的水軍隨時會到,咱們怎么打?”
“不會到的。”兀里妹搖搖頭,“趙桓不會發一兵一卒以救淮北......況且咱們還有炸壺,扔幾個出去,嚇得那劉豫屈膝投降就是了。”
兀術笑著說:“若無援兵,海州、漣水倒是易取......兀里妹,要不你帶兵去取海州吧!”
“我?”十五太子兀里妹臉色陡然就是一變,別看他說的頭頭是道,但實際上他也慫啊!
說實話,趙桓帶兵從好好的金陵城出來到揚州駐扎,已經大出他的預料了。如果讓他當南宋的官家,他都不敢在金陵城呆著......金陵多危險啊!就挨長江邊上,敵人一渡江,馬上就能包圍金陵城!
而且歷史上金陵凡是被北方殺過來的敵人包圍,就沒有不被攻克的......趙桓居然敢定都金陵,一定是史書讀得少了。
“怎么?不敢去了?”兀術笑著道,“兀里妹,這次可是為你打天下啊!”
原來這次金兵南下淮東的目的不是為了吃掉兩淮的地盤,而是為了再扶植一個宋——原本不是兩趙相爭嗎?現在兩趙都那么好了,大金國不得再努力攪和一下?
而兀里妹趙構在這個時候又得了完顏吳乞買的寵愛,是大金孝子了,所以“三宋”之主就非他莫屬了。
可是兀里妹趙構哪敢親自帶兵上陣?那多嚇人啊!
看見兀里妹要慫,兀術的臉色也沉下來了,用陰沉的語氣說道:“兀里妹......創業之君,都應該身先士卒,為三軍表率,你三哥趙楷這些年都上陣多少回了?你和他是一個爹生的嗎?怎么那般膽怯?”
“四太子,我,我去!我去還不行嗎?”趙構看見兀術要發怒,哪里還敢說不去?那個劉豫再怎么厲害,也不可能和四太子比吧?還是去吧......這樣活下去的可能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