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楷道:“飛乃大儒,后世必有岳子之名!”
什么?岳子?
這下呂頤浩都懵了,官家怎么胡說八道?
陳記更是疑惑的看著岳飛,好像在問:你什么時候當大儒了?我怎么不知道?
陳東則用懷疑的眼神望著趙楷,心想:瘋王的瘋病又發了?他可是好些日子沒發,還以為完全康復了呢!
現在都到了西歷1130年末了,趙楷來到這個世界已經超過了五年,他的“賬面心理年齡”也有22歲了,因為融合了“狀元王趙楷”的全部記憶,他的實際心理年齡肯定會更大一些。所以已經沒有剛來的時候那么莽了......上回黑山之戰時,他甚至沒有臨陣。
而且從黑山回來,他就一直在非常認真的處理政務,甚至有點像個明君了。
沒想到現在居然又瘋起來了。
岳飛自己也懵了:我怎么就成‘岳子’了呢?
趙楷迎著這些懷疑的眼神,淡淡一笑道:“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統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
趙楷說的是《荀子.儒效》上的話,是對“大儒”的權威解釋。
“鵬舉的道德操守,絕對夠得上大儒的標準,實在是諸臣之典范!”
趙楷又開始夸岳飛了,夸得岳飛都臉紅。而呂頤浩、陳記、陳東他們仨則在心里面直搖頭——這大概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岳飛的為人,擱在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帝王眼中都是個禍害!
他那個是道德操守?他那是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武將到了他這樣的地位,就該和張俊一樣貪錢才對啊!
“官家,”陳東也是個有話就說的主兒(這樣的人在趙楷這邊居然能到“大秘”),當下就對趙楷道,“岳太尉的道德操守,臣也非常佩服。但是他何曾知通統類?”
趙楷道:“鵬舉的確做到了知通統類!”
貞觀殿中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岳飛了,岳飛張著大嘴,一臉迷茫——什么是知通統類?
趙楷笑道:“知者,知道也。通者,精通也。統者,統合也。類者,分類也。也就是說,要通過將統合的物分門別類,拆成一塊塊的來格,以求達到分類的精通,而后才是統合的知至。
鵬舉就是這樣格出砂鍋炮的......而且他還把‘格炮之法’寫在書里面,當成了炮兵學堂的教材。這是一種格物之法啊!圣人教導我們要格物、知至、正心、誠意,卻沒有教會我們怎么格物,而鵬舉開創了一種格物之法,可以幫助天下的儒生去格物致知,難道不是大儒?”
好像有點道理啊!
在場的儒臣們這下都啞口無言了,因為岳飛好像真的是大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