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跟著趙諶的大臣也得堅持原則,不能上船去拜見趙楷的代表趙植。
但是那些跟著趙諶一起來的趙家親王,比如趙模、趙棣、趙?、趙栻、趙楃、趙楗、趙梴、趙樾、趙椅、趙橞等人沒那么多顧忌了。他們的立場本來就是親趙楷的......這些親王當中的一些人都親耳聽見趙佶的遺詔了。
而且他們也知道趙桓在趙楷出征前就力辭儲位,而趙佶當時又說“太子體弱多病,三郎此去河北,當勉勵之”。
這意思就很明顯了......趙佶就是要傳位給趙楷的!只是想讓先趙楷在河北立功,回來后就替代趙桓當儲君。
而現在趙楷已經把金賊趕走了,已經超額完成了趙佶的要求!
另外,大家都知道趙佶在開封府被圍的時候和趙桓的關系就很緊張了。趙桓之所以沒有被廢,就是因為得到了李綱、宇文虛中、吳敏這群文職軍頭的支持。
所以南宋的這群宗王都承認趙楷的正統地位......而趙桓自己也沒辦法完全否認這一點,因為太多的人聽見趙佶的遺詔了。
而且趙楷現在得了中原,復了燕云,昔日的大宋東、南、西、北等京,再加一個京兆府,全部都在趙楷手中,大宋的祖宗陵寢也在趙楷手中。
所以趙楷的合法性毋庸置疑!
如果不是趙楷沒收了太多士大夫的土地,得罪了天下讀書人,趙桓早就完蛋了......
而趙植這次南下,真正的目的其實也不是勸降趙桓,而是為了向南宋的宗王還有下面的士大夫宣傳趙楷的政策。
只要這幫人都倒向趙楷,那趙楷就可以用最小的代價平定南宋,一統天下了。
所以趙植就趁現在,給一群兄弟們講道理了。
“大哥準備效法西漢,行郡國并行之制!”趙植開始忽悠了,他笑著道,“所謂郡國并行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嗎?西漢景帝的時候,天下有王國二十五,郡四十三。你們知道這二十五個王國的王都姓什么嗎?”
趙家兄弟聽見這個事兒,當然來勁兒了。
“知道啊!都姓劉!”
“非劉不得封王嘛!”
“漢朝非劉不王,那咱們大宋是不是該非趙不王呢?”
“十二哥兒,三哥兒真的要在東南分封王國?”
趙植笑瞇瞇道:“三哥的意思是先封大哥當個吳越國王,領有兩浙之地。然后咱們兄弟都當藩王兼節度使,分鎮兩江、兩淮、兩廣、福建等地。咱們和大哥每年只管給朝廷上供就行,地方上的事情咱們管著就行。”
“真有這樣的好事兒?”
“十二哥,西漢可是有七國之亂的......”
趙植聽見有人這么問,就笑著道:“三哥早就想到了......所以三哥會在吳越國行推恩,大哥一薨,吳越國就變成十幾個小王國了,差不多一國一州,還鬧騰個啥?
至于咱們這些藩王兼節度使,則是定期輪換所領,但終身領鎮一方。”
“這可太好了!有咱們這些兄弟替三哥兒鎮著地方,東南就能安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