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僅要承擔登陸復州、占領皮島和登陸高麗西海岸的任務,還得負責“百萬大軍”的后勤運輸!
百萬大軍遠征遼東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依靠民伕和牲口拉著的大車解決后勤轉運的......光是錦州前線到天津商市就有八百多里。
而天津也不過是個口岸商埠,本身并不產糧。如果這場北伐之戰要持續數年,那么所需的糧食草料將以千萬石計!
靠消耗極大的陸上運輸,是根本不可能支撐的......因為騾馬和民伕都要吃飯(來回都要吃),所以陸上運輸的距離越遠,耗費的時間越多,被騾馬和民伕吃掉的糧草就越多,可以送到前線的糧草就越少。
而海運的消耗就少多了,水手要吃飯,但是船是不吃飯的......而且海運主要靠“吹”,中式的硬帆船也不需要多少水手。一條載重一千石的木船,有個二三十名水手就足夠了。他們的消耗相對于一千石的運輸量而言,簡直微不足道。
如果這次金宋交兵的戰場僅限于遼西、遼東、高麗沿海,遠道而來的幾十萬宋軍消耗的糧草數量,很可能比本土作戰的金軍消耗的糧草數量還要少......真是沒天理啊!
為“百萬大軍”轉運糧草的功勞,怎么都能讓李寶封上一個侯吧?
想到封侯的好事兒,李寶就笑著環視左右,發現身邊的軍官人人都是一副笑得合不攏嘴的模樣,于是就哈哈笑道:“官家來了......咱們放禮炮、迎官家!”
“洛陽”號是一條真正的炮船,屬于“小神舟”型,也就是南宋海軍第一代跑艦神舟級的縮小版。在趙楷平定東南時,這條船還在上海務的南宋海軍造船廠港口上舾裝。所以這船就直接歸了趙楷的海軍,還成了李寶的旗艦。
不過這條“洛陽”號并不是北宋海軍從上海務船廠取得的最大號的戰船,和“洛陽”號同時落入北宋海軍手中的,還有另外兩條“神舟丁型”戰列艦,分別被趙楷命名為“遼寧”號和“山東”號!
當“洛陽”號上的3斤炮發出的轟鳴聲傳到湯河橋這邊的時候,趙楷正在和岳飛、李世輔、黃無忌、向克等人寒暄說笑呢!
聽見炮聲從大海方向上傳來,趙楷就知道是自己的戰艦在鳴禮炮——禮炮制度就是他“發明”的,迎接趙楷的禮炮當然是最高規格的21響了(洛陽號上總共就21門3斤炮)!
聽見這一聲聲的轟鳴,趙楷就問前來迎接他的岳飛、李世輔、黃無忌、向克等人,“是朕的遼寧號和山東號在發炮嗎?”
岳飛笑著回答道:“官家,發炮的是洛陽號......遼寧號和山東號不在山海關外海上。”
“不在?”趙楷問,“那朕的遼寧號和山東號在哪里?”
岳飛回答道:“應該已經到了復州......這兩天正好刮西風,所以它們就由趙不求領著,護送董金剛的部隊去登陸復州和皮島了!”
趙楷點點頭,“好!金剛多半已經打下復州的關外之地了吧?朕這就去山海關等他的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