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普速完道:“這次漠北的亂子起來,表面上看似乎是蕭斡里剌和蕭朵魯不在煽動......但漠北諸部一下就動了起來,還是有內因的。內因就是妾身的父親、母親、兄長用棱堡和駱駝炮壓制了漠北諸部二十多年,漠北諸部都已經窮得快瘋了,變成了一群餓狼,而且數量繁殖了很多,已經超過了草原上可以養活的極限!”
這場的亂子的根源,原來是草原上的人口太多了......因為耶律大石、蕭塔不煙和耶律夷列給了草原二三十年的穩定,特別是“漢堡”和棱堡開始在草原上批量出現后,極大的穩定了草原上的局勢,各部也得以和平共處。
但是二三十年的穩定之后,草原各部的人口膨脹過快,原有的草場已經難以供養那么多游牧民了......畢竟中世紀草原上的生產力是很低下的。人一多,吃飯,哦,應該是吃奶(飯吃不著,肉舍不得,只能吃奶了)就成問題了!
趙評笑著道:“知道原因就容易解了!”他一扭頭對麾下的頭號大將岳云道:“應祥,定兩個出兵的計劃吧!”
“兩個?”岳云問,“都打誰啊?”
趙評道:“一個平漠北......一個討伐河中和波斯!”
“大王,”岳云提醒道,“官家只讓平漠北啊!”
趙評道:“平漠北易,治漠北難......漠北壯士長于廝殺,短于生產。殺光他們太麻煩,交會他們生產不可能。不如打服他們后,再帶他們去打河中、波斯。這幫人有地方撒野了,草原上就能安穩幾十年了。幾十年后,草原就永為漢土了!”
他笑著,目光灼灼的在堂下的黨羽臉上掃過,“如何?孤王的辦法還好使吧?要結草原的難題,答案卻在草原之外啊!”
“大王英明!”
眾人都眾口一詞,而且個個都挺服氣的。
趙評點點頭道:“馬屁不用拍得太早......孤家只是拿出了辦法,這辦法能不能實行,就靠諸位了!諸位要努力為之,還要嚴加保密,莫叫他人壞了咱們的事情!”
辦法當然是好的,但是能不能成功,就看執行力了!
如果說趙評拿到的卷子,既要考思路、辦法,又要考執行力的話。趙論拿到的卷子就容易多了,這張卷子考得只有執行力——因為趙楷給他的定位,實際上就是“洲天子”,這個是不需要多少腦子的,關鍵就在執行力。
在趙評等人還在為平定草原的問題發愁的時候,趙論已經給底下的心腹布置好了造船和招募水兵、嚴加訓練的工作......他得到的卷子不需要動腦筋,執行就是了!
不過趙論和他的手下,信心還是挺足的,他們拿到的卷子更簡單,這不正好說明官家心目中的儲君不就是趙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