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時的趙州城外圍,已經有大片的土地被平整出來了,每一片平整好的土地上,都堆放了許多可以用來搭建房屋的木料——這些都是為遠道而來的新國人們準備的。
他們將會在趙州城外居住一段時間,等他們適應了環境,再分散到各處,去建立新的城市或定居點。
而在趙論登岸后的一段時間內,原本冷冷清清的趙州城周圍,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
城外的空地都變成了工地,剛剛下船的國人在寶船上的水手幫助下,開始在新大陸搭建他們的第一個家園。
趙州碼頭周圍更是熱鬧的好像到了江南的什么地方似的,擠擠攘攘的都是人。不僅是陸陸續續從千艘寶船上下來的(那么多船當然得排隊上下了),還有從趙州城以及其余的東洲十二城趕來的商人。全都帶著黃金、白銀、皮毛,想要交換千艘寶船攜帶來的手工業品。當然了,也少不了有房子有土地也有一些黃白之物,但就是沒有娘子的東洲男兒......
而在趙州城外熱鬧起來的同時,趙州城內也正在發生著一件足以在日后的東洲歷史上大書特書的事情......東洲天下的定鼎之會,正在舉行當中。
對,就是東洲天下,而不是東洲國或東洲帝國。
因為趙論要在東洲開辟的根本就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天下!
“國”當然也是有的,不過不是東洲國,而是東洲列國,東洲列國合在一起,才是東洲天下!
也就是說,趙論要當東洲的“洲武王”,要在東洲大陸上開創出一套封邦建國的體系,而不是建立一個相對比較集權的中央帝國。
因為東洲大地實在太大,而且國人數量又太少,根本不可能建立一個中央帝國,除非趙論愿意將自己的領土限制在英吉利海灣附近......可他的野心那么大,當然不可能自己限制自己了。
“諸卿,咱們東洲天下如今的形勢,其實就和武王伐紂后的中土天下差不多......可能人還少一點,地盤又大了許多!”
在一間看著跟山賊們的聚義廳差不多“大殿”當中,趙論正在向一群臣子講話。
這些臣子有些是十三州的代表,有些則是跟著他一起來東洲的重要黨羽,其中還有他的三個兄弟和幾個年長一些的兒子。
他頓了頓,又道:“這東洲之地,實乃上天所賜,乃是吾等的天命!這天命不可違,天賜亦不可拒啊......所以東洲之地,吾等當盡有之!不過盡有不等于盡用,不等于盡其利。所以吾等不求地盡其利,那是子孫后代們的事兒。吾等所求,只有地盡為我有!
而要地盡為我有,那么咱們幾十萬人聚集在一起是不行的......必須分散出去圈地。咱們得先盡可能多的圈地,然后在要緊的地方筑堡建城,使之永為我有!諸卿,你們以為朕所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