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卿、吳卿、耿卿、高卿、童大官、梁大官......你們六人都是太上皇最信任臣子,不如就一起擔任行宮使吧!”
被趙楷點著名的,分別是知樞密事蔡攸,三衙管軍高俅,中書舍人吳敏、同知樞密院事童貫,趙桓的老師耿南仲,還有趙佶最寵信的大宦官,官至檢校太傅、太尉、開府儀同三司,任職太一、神霄宮使,時人皆稱為隱相的梁師成。
在這四名太上皇行宮使中,童貫其實是一貫比較支持趙楷的,蔡攸則是趙楷、趙桓之間搖擺,而吳敏、高俅和梁師成則是一貫支持趙桓的。
不過趙楷讓他們出任行宮使也不全是因為他們在儲位之爭時的立場,而是趙佶在前往艮岳的途中,讓親信的宦官回來遞了話,指明要這六人隨行護駕。
趙楷也知道現在不是和趙佶撕破臉的時候,既然他老人家要人,那就給吧!
而且這幾人留在開封府也沒什么用啊,還能指望他們抗金嗎?還不如都發送了,好歹能騰出一些位子給有用之人。
“臣等一定盡心竭力,護送太上皇南下!”
六個行宮使心里都長長出了口氣兒,一塊兒向趙楷躬身行禮。
趙楷點了點頭,又笑著對六人中的童貫和高俅道:“童大官,高卿,你二人都是帶兵多年的宿將。京畿內外諸軍,多是你們的舊部,朕準你們挑選一些舊部保護太上南下。你們說吧,都想要誰跟著?”
掌兵權二十余年的童貫已經是個72歲的老人家了,不過精神頭看著也算不錯,一張布滿皺紋的黑面皮上的氣色不錯,一對老眼看著也不算渾濁。
他的頭腦也還算靈活,今天上午站隊的時候也算及時。現在也馬上明白了趙楷的意思,開封府城內外靠不住的軍隊有不少......趙楷不能把他們都弄走,要不然就沒軍隊可用了。
但是也不能照單全收,要不然管不住。所以得讓童貫、高俅拉走一部分,留下一部分。
童貫馬上會意道:“回稟官家,開封府城內的勝捷軍中有2000人是跟隨老臣多年的驕兵悍卒,他人很難統御,老臣想把他們帶走。余下3000人可交給正將向克,向正將乃是官家在皇城司的舊部。”
趙楷想了想,馬上記起了童貫所說的這個向克,他是西軍向家將的人,早先當過皇城司第五指揮的指揮使,就是那個黃無忌的“前輩”。這個人可以進入童貫的勝捷軍當正將,當然也是趙楷推薦的。
現在童貫給向克留下3000精兵......這老宦官在歷史上的名聲雖然臭,但辦事兒還是上路的。
童貫接著又道:“官家,開封府城外的牟駝岡還有鎮海軍節度使劉延慶所領秦兵萬余......如果官家可以給劉延慶安排個行宮使之類的官職,老臣可以帶走其中的5000。”
“好說,好說,”趙楷笑了起來,“有劉延慶保著太上,朕就放心了......童大官,你親自走一趟,把劉延慶和他的萬余精兵帶來,朕要親自把太上托付給他。”
說完這話,趙楷又扭頭看著高俅。
現在就看高太尉的表現了!
高俅本是個堂堂男兒,但現在不知得了什么病,瘦得皮包骨頭,臉色灰白。
看見趙楷的目光,這位高太尉愁眉苦臉道:“官家,開封府城內的三衙兵多有世代營伍者,父母妻兒皆在開封府城之中......如果他們知道太上和諸王都要離開,只怕會聚眾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