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畿縣的知縣要擱在過去,別說選人,京官都不一定能當得上!
現在居然給這些連進士都沒中過的學生去當了,這還能不要命嗎?
趙楷的丑話已經說了——守土有責!失地殺頭!
別的文官失地不用殺頭,但是他們這些官不一樣,都是立了軍令狀,自愿堵上人頭,去為大宋朝守土的。
根據趙楷的計劃,開封府城周圍的15個畿縣(不包括開封、祥符兩縣)知縣,將會全部替換成這批立了軍令狀的“愛國學生”。
唔,不想立軍令狀?
沒問題,不強迫的......不立軍令狀那就授低一級的迪功郎,去立了軍令狀的試銜知縣底下當主簿、縣尉和鎮監(去守一個鎮)。失地可以不殺頭,但是戰死疆場的可能性卻比簽了“殺頭狀”的試知縣更大。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那么“走運”,立即被授了官職,馬上就可以出城去為國家守土了——畢竟被趙楷“抓”來的三學生有小2000呢!
趙楷也沒那么地盤讓他們去守啊!
所以被授了試銜知縣的只有15人,主簿、縣尉一共授了30人,鎮監多一些,授了72人,攏共只有117人被授了迪功郎和修職郎以及要命的差遣。
其余的一千多人,則以將仕郎(這是選人七階以下的官,理應授予奏補未出的官人)的名義,擔任行營從事,也就是各種跑腿和候補炮灰——如果炮灰死了地盤沒丟,那就替補上去!
趙楷的親征行營是草創出來的,只是委任了幾個行營使和都統制、統制、正將等官職,填補進去一些軍隊。但是行營使下面的各個機構都沒成立,而且也沒有足夠的官員可以填進去。
所以這群自己送上門的學生,正好用來補這個缺口。
有了這些能跑腿、辦事、充炮灰的芝麻官,李綱等人再舉薦一些中級官員,親征行營也就可以真正運轉起來了。
另外,這幫學生當中還有許多武學生。雖然宋朝的武學生和武進士的軍事能力普遍較差,但好歹懂一點軍事啊!一時間指不上他們出城野戰,但是卻可以派他們去掌管開封府的民壯......民壯入了伍也是軍隊,是軍隊就不能沒人管。假以時日,這些管軍的武學生中,說不定還能歷練出一些可以帶兵的武官。
原來被趙楷拉進崇德門的這2000學生,并不都是倒霉的炮灰......即便是炮灰,趙楷也會讓他們當一顆有奔頭,有念想的炮灰。
現在炮灰們都被聚集到了延福殿內,一個個都沒什么胃口,拉長著面孔,看著都很怕死,真是讓人失望啊!
趙楷嗯咳了一聲,開始給炮灰們加油打氣,灌雞湯,畫大餅了。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回趙楷早就想好了說辭,沒有用長時間的沉默來施加威壓,“諸卿都是讀圣賢書的,自當知道其中的道理。而朕也絕不會讓仁義之士的血汗白流,也不會讓仁義之士白擔風險......只要你們能守住所管之縣、鎮,等到金賊退兵之后,朕就給你們賜進士出身,給你們轉官!
試知縣和監鎮,一律轉七官,由選人轉京官!將來還包你們當朝官!授主簿和縣尉的,視功勞大小轉五到七個官......將來必轉京官!”
聽到趙楷承諾的升官獎勵,剛剛還愁眉苦臉的人們,一部分已經有了神采......這官家雖然瘋了,但也真舍得給下面人升官啊!
這富貴險中求嘛!15座縣城加72個鎮堡,總共87座城堡,金賊怎么都不可能全部打破吧?好像還是可以博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