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瓢潑的春雨,在宣和八年一月底到二月初的時候,突然降臨在了梁山泊周遭,澆得鄆城周圍的一切,都茫茫不可見。蜿蜒從梁山泊穿過的濟水(五丈河)再度暴漲起來,已經不復往日的平靜,在一片風雨當中,滔滔翻滾的河水奔騰著注入了方圓數百里的梁山泊。
不過這場似乎是突如其來的,將梁山泊周圍的一切都蒙上一層層雨霧的冰冷的春雨,卻絲毫都不能阻擋金兵對鄆城及梁山泊周遭發起的攻勢。
金兵主力是在一月十七日、十八日陸續抵達鄆城前線的。在安營扎寨之后,他們卻沒有馬上對環繞鄆城的張公堤發起進攻。而是分兵去攻打梁山泊周圍的壽張、須城、中都、巨野等縣,很快就攻破了壽張、須城、中都,包圍了巨野,還拿下了五丈河邊的大鎮合蔡鎮(屬于鄆城),基本完成了對鄆城和梁山泊的包圍。
之后,從一月二十九日開始,金兵才不慌不忙的發起了鄆城的進攻。
真的是不慌不忙,但是卻穩穩的,一步步向張公堤逼近!
二月初二上午,刺耳的金鳴再一次在鄆城周圍的雨幕當中回響,撕開了充滿寒氣的雨霧,宣告著又一輪進攻的結束。
只是結束,不是失利,因為進攻的金兵并沒有付出多少傷亡,而且還達成了目標。
鄆城城外的張公堤外面,已經壘起了六個高高的,而且還在不斷向前延伸到土堆。剛剛結束的攻勢,就是由金人的漢兒軍和阿里喜貼軍押著從梁山泊四周的州縣抓來的百姓,扛著填裝了泥土的草袋,冒著張公堤上射來的箭鏃,去堆放在這些土堆的前方,好讓這些土堆繼續向張公堤延伸!
而在不斷向前延伸到土堆下方,到處都是倒下的大宋百姓的尸骸!而殺死他們的,主要是宋軍射出的箭鏃......
就在這一波攻勢結束后沒多久,嗚咽的軍號聲音,又再一次響了起來。
金賊的又一波進攻,馬上就要開始了。還是相同的路數,由漢兒軍和阿里喜貼軍逼著從四鄉掠來的漢人百姓負土攻城!這些漢人百姓大多餓著肚皮,冒著到春寒,還要扛著幾十斤重的草包,冒著隨時可能射了的箭鏃去替敵人堆土。金賊的漢兒軍和阿里喜貼軍更是兇惡到了極點,看見負土的百姓稍有遲緩,就是劈頭蓋臉的皮鞭打來,就是精壯漢子,也熬不了三五日!
更可惡的是,他們還會混在百姓當中,在百姓們堆土的時候朝張公堤上的宋軍拋射箭鏃,引得對方射箭還擊。
這場春雨是從一月三十日開始的,已經連著下了好幾日,所以雙方使用的角弓的弓臂、弓弦都吸飽了水,使不上勁兒,射出的箭鏃軟趴趴的沒什么力,很難傷到披了甲的漢兒兵和阿里喜貼軍壯士。但是對只有一身濕透了的衣衫護體的漢人百姓來說,卻是非常致命的!
結果通往張公堤的六個土堆,就變成了六條死亡通道,土堆兩邊,層層疊疊的倒著的都是百姓的尸首!有的人還未死透,只是在泥水當中輾轉哀嚎,非常凄慘。不過他們叫得再慘,金人的漢兒軍、阿里喜貼軍也不去救他們一下,只是張牙舞爪的驅使還活著的人繼續堆土!
反正梁山泊周圍是人口密集之地,有的是漢人百姓可以捉!
而在張公堤上,用手臂粗細的木料扎成了格子裝的木柵欄背后,盔甲外面戴著斗笠,披著蓑衣的趙楷目睹著自己的子民就這樣讓金賊虐待殺戮,氣得牙齒都快咬斷了,卻是無能為力......
外面至少有10萬金賊啊!
張公堤內只有區區2萬宋軍......而且張公堤是個堤壩,雖然很堅固,但是出入口很少,只有兩處。
一處在張公堤的東面,位于梁山泊邊上,是一座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