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支木羽箭飛射而出,從木柵欄的空隙中穿過也有沒穿過去直接釘在木頭上的,被陷坑和鐵蒺藜稍稍阻擋了一下的金兵甲士紛紛中箭
與此同時,列在神臂弓手后面的弓手也開始張弓搭箭,拋射出羽箭了這些弓手都是由長槍兵、長斧兵客串的。而宋軍行營軍的神臂弓手,同時還配備了刀牌,可以近身肉搏。
雖然箭如雨下,不過慘叫著一頭栽倒下去的金兵并不多,他們可都披著重甲
即使神臂弓射出的木羽箭能夠破開他們所披的鎧甲,也沒多少余力了,傷著皮肉是很容易,但是卻很難造成致命傷。
而吃著痛的金兵甲士卻絲毫不懼,反而發出一陣陣怒吼,也不顧什么陷坑什么鐵蒺藜了,甚至連隊形也不要了,只是嗷嗷叫著向前
而跟在這些金兵正兵身后的阿里喜兵,則取出女真步弓,開始一波波的向宋軍的盾陣拋射羽箭了。
金兵的弓箭論起殺傷力,自然比不了神臂弓打出的木羽箭,但是密度卻大了不少。因為金兵現在占著主動,可以在宋軍戰陣的某一段進行重點突破,所以他們的總兵力雖然比對手多不了幾個,但是在每一處發生激戰的地點,金兵的數量都占了極大的優勢
就在宋軍左翼開始同金兵接戰的時候,由完顏斜也之子完顏孛吉指揮的一個金兵萬戶,也完成了展開,開始如潮水一般涌向宋軍的右翼了。
和完顏阿魯兵分兩路的戰術不同,宋軍大營右側的地形更加狹窄,不適合進行迂回,所以孛吉干脆集中兵力攻擊宋軍的正面,一個個步兵謀克組成的方陣,幾乎拼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方陣,滾動著壓向陸謙、林沖指揮的行營軍第十軍。
密集的箭雨,很快落在了宋軍戰陣的右翼
夾山溝戰場上,激戰正酣
“檢查炸壺”
牛皋下命令的聲音不是很大,背后排成四列縱隊的麾下官兵,默默的從背包當中取出好似酒瓶裝的炸壺這是馬擴的第一張王牌不過數量有限,每一名甲士手里只有一個,非常寶貴
現在已經是六月二十三日的凌晨了,夾山溝戰場上火光沖天,殺聲陣陣,一直傳到了已經完成了迂回的牛皋所部戰士們的耳朵里。每個人都異常興奮,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突襲多半是得手了。
看守后路的金兵不多,而且還分布在牛角山、鞍子山和簸箕山上這擺明了是防備宋軍從海路發起突襲的。可是馬擴卻偏偏派出數千步軍,繞了幾十里山路,長途跋涉到了鞍子山腳下
當然了,如果沒有炸壺,就這幾千宋軍步兵是不可能打下韓常立在鞍子山上的營寨的但是現在有了炸壺,韓常的漢奸兵就等著“挨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