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清楚,如今的韓國已經不在王室的手中了,而這件事十有**是葉塵弄出來的。
最關鍵的是,葉塵若是想增加人口,并不需要從他國引進,只要將韓國各地的百姓吸引到自己的地盤就行。
按理說,這樣的事情對于他的利益是一種損害,畢竟如今的韓國已經在大秦的掌控之下了,都算是秦國的子民。
前者的做法,有挖墻腳的嫌疑。
不過嬴政也沒有太擔心,葉塵就算再厲害也只有兩座城而已,根本就無法養活太多人,影響不會·很大。
而事情也確實在照著這些君王的想法在進行。
在消息傳開之后,各國百姓皆是有所意動,不過其余幾國的人卻并沒有立刻趕過去,而是在觀望。
謹慎小心是底層百姓的統一態度,如今很多事情都是一天一個樣,在沒能確定結果之前都不會輕易冒險的。
畢竟這山高路遠的,又沒有什么代步工具,說不定就死在半路上了。
而韓國本地的人便沒有這么多的顧慮了,在得知了此事后,直接就拎著包趕過去了。尤其是距離新鄭比較近的幾座城,其中的人口更是大規模的匯聚而去。
而對于涌來的人群,葉塵也沒有一股腦的全部收下,而是采用了一種優先挑選策略。
擁有良好生育以及勞動能力的青年以及資產較高的商賈屬于第一優先級別,而孩童與少年則是第二優先。
雖然他們現在還無法承擔太多的勞動,但過些年總會長大的。
至于老弱病殘,就只能留到最后了。如果人數到達了上限,那么就只能將這些人拒之門外。
雖說這樣的事看上去有些狠心,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畢竟自己就這么點地盤,所能夠承載的人口十分有限,是不可能全部都留下的。
總不能為了留下老人,就將年輕人和小孩趕走吧?
適者生存,是天地的法則,無論在什么時代這個道理都不會改變。
不過即便如此,依舊有著很多人趨之若鶩,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就收納了五六萬的外來人口。
為了安置這些人,韓非也在安排人手搭建起了大量的簡易木屋,作為眾人的臨時居住地。
此外,還開設了許多的粥棚,所有遷移而來的百姓前幾日都能夠領到免費的米粥。
而在兩日后,便會有人為成年男子安排工作,基本上都是干一些雜活或者搭建建筑之類的。
雖然工錢不多,但也能夠讓一家三口吃上飽飯。
除此之外,女性也可以在組織下到特定地點開墾土地,每個人能夠分到兩畝良田。
如果干的比較多,雖然不能分到更多田地,但卻可以按照開墾量零到工錢,也算是貼補家用了。
這一個月的時間,幾乎所有到此的百姓都安定了下來,不愿意再離開。
而看到這般情況,其余各國正在觀望的百姓也坐不住了,紛紛走出了國門,背起大包小包朝著新鄭與陽翟趕去。
一時間,九州之地卻是掀起了一波人口流動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