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了葉塵的講述之后,嬴政的心中也是不由的浮現出了許多想法。
雖然對方說的比較簡單,但科舉的格局卻是呈現在其眼前。如果真的能夠施行成功的話,對于秦國來說絕對是一場巨大的變革。
甚至從某個角度來說,科舉制度的出現,比起商鞅變法所帶來的影響或許更大。
當初的商鞅所實行的那一系列改革,讓秦國成為了戰爭的利器,于邊陲之地崛起,漸漸的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國家。
此變法的效果很明顯,完全可以說是秦國強大的重要基礎。
但它的影響更多的是表現在戰亂年代,但如今的大秦已經一統天下,已經沒有那么多的仗要打了。
自然也就不需要將所有的重心都傾向于軍事上。
相比培養強大的士兵,現在更重要的勢如何穩定民心,發展國家的各個方面。
簡單來說,之前重視的是武功,而現在需要放在首位的則是文治。
而葉塵所提出的科舉,完全是屬于開辟出一條前所未有的官員選拔制度。
可想而知,一旦將這一制度落實,將會涌現出多少的人才。
不過這樣的做法,無異于是在斬斷貴族對于這一方面的壟斷,可以想象,一旦那些人知道了此事,肯定是會炸毛的。
但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能夠多提拔一些寒門之人,對于自己這個皇帝來說卻是件好事。
畢竟那些百姓們沒有什么根基,就算是身居高位也威脅不到統治者,這樣更方便管理。
在思考了一番之后,嬴政已經決定了要實行科舉制度,不過有些話還需要說清楚。
隨即,他看向葉塵問道:“關于科舉朕已經有所了解,但這件事與之前所說的問題又有何關聯?”
葉塵聞言道:“科舉制度的主要作用有三個。”
“其一,就是多收攬天下各個階層的人才,讓他們為帝國效力。
其二,就是收攏天下百姓的民心。
上千年來,那些官位一直都是被有權有勢的人把控著的,普通的寒門之人即便是有真才實學也很難出人頭地。
而科舉無疑是給了所有人一個鯉魚躍龍門的機會,如此一來天下人豈不是皆是感恩戴德?
只要天下萬民認為您真的是一位好皇帝,那么對于所頒布下來的詔令自然會欣然接受。
而且陛下也大可以將文字律法等加入到科舉考題之中,百姓若是想要通過這條路求取功名,就必須要接受新的文化與思想。
如此一來,您所頭疼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聽到這里嬴政也是點了點頭,心中頗為贊同,然后接著問道:“那第三點呢?”
葉塵上去走出幾步,隨后道:“凡事都有兩面性,無論是什么制度,其本質意義都是一種束縛。
比如商鞅變法,雖然讓大秦擁有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力量,但也因為將太多的力量投放在軍隊上而忽略了民生,算是一柄雙刃劍。
而科舉,看上去是給了讀書人一條飛黃騰達的出路,但實際上也是在將很多人綁在了這個制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