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拿到圖紙我也不相信啊,但把林同學叫來之后聊了一陣兒,發現他的思維邏輯很清晰,方案的因果關系闡述地很明白,這才確信這個項目的確是他獨立完成的,或許他在這方面的確有天分吧!”胡忠平笑道。
吳委員微微點頭,他當年和梁思成一起創建了清華建筑系,又去美國跟隨沙里寧學習過,見過許多位天才橫溢的建筑大師,對天才的包容性比一般人大得多。
“密斯-凡-德羅二十歲就完成了艾洛伊斯-里爾住宅,雖然建筑師是一個很吃經驗的行業,不過出現一兩位天才也是正常的;對了,這些話你可別對他說,免得他驕傲。”
“你是說這個項目已經建好了?你幫他申請的經費?”吳委員一邊認真研究圖紙的細節,一邊問道。
“沒有,小林同學的經濟情況比較好,他自己買了套房子,自己進行的改建,我和李慶熙、金秋香、陳志華、馮少平幾個幫了點小忙!”胡忠平連忙道。
“哈哈,你們也難得有個練手的機會吧?”吳委員笑了,他當然明白這些青年教師對項目實踐的渴望,“不過別擔心,今后全國上下要做的項目肯定會多起來,以后少不了你們的參與,有合適的機會,我也會幫你們爭取的。”
這些都是他看重的青年俊才,要是只負責教書上課,那就太可惜了,建筑終究是一門應用學科,不多經歷幾個項目,怎么能鍛煉出來?
接著吳委員指著圖紙問起了各種細節,胡忠平絕大多數都能回答上來,但終究不是他自己的作品,在一些細節上難免不如林樓這個當事人理解的透徹,偶爾也有磕磕絆絆的情況。
“吳委員,您該去市里開會了!”一直到秘書敲門進來,才把吳委員從圖紙中喚醒。
“時間過得這么快?”吳委員愣了下,拿著圖紙有點依依不舍,這份設計有許多地方都和他的想法相當契合,讓他生出了知己之感。
“忠平啊,要不圖紙先放在我這兒,我在車上繼續看。”吳委員想了想,“我今天早上要去市里開會討論香山飯店的方案,下午要去院里討論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估計晚飯后才能回來,要是方便的話,咱們晚飯后一起去現場看看吧!”
“沒問題,我和林同學在這兒等您!”胡忠平馬上答應下來。
下午下課后,胡忠平和林樓、馮少平、李慶熙等人一起去食堂解決了晚飯問題,然后齊刷刷來到建筑系樓門口等候。
約莫七點半的時候,吳委員的車子終于來了,看到吳委員從車里下來,林樓稍微有點緊張,能不能贏得學部委員的青睞就看這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