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里面,辦公室已經擠得滿滿當當了,不過人數雖多卻顯得井然有序,三五個人湊在一起各據一方,倒也不顯得混亂。
“小林來了啊,來大家認識下,這是咱們學校建筑系大一的林樓同學,你們現在討論的方案就是小林提出來的,一會兒咱們再一起去現場看看。”吳委員招呼著林樓走到跟前。
“學弟你好,我是59屆的鐘金泰,現在跟著老師一起做北京城市規劃項目!”一名四十出頭的中年率先伸出右手。
“鐘學長您好!”這位也是業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啊,一直專注于城市規劃這塊,將來會在多個全國性的規劃委員會擔任重要職位,國內許多城市的規劃都是有他的參與。
“我是章風文,現在跟吳委員做BJ市圖書館新館的設計,小林你這個新式四合院的設計很巧妙嗎,實現了以人為核心,人與環境、城市、自然的和諧統一,大一就能有這么高的水平真是了不起,我在你這個階段,連個建筑寫生都畫不好!”
“章工您好!我這也是一得之愚,您之前設計的橫川市電影院項目才是經典之作,尤其是新型結構全部外露,入口的連續拱殼加以藝術處理,體現出新型結構帶來的新建筑風格,堪稱六十年代的經典建筑作品!”
這位的作品可是多次上過《中國現代建筑史》的,而且屢次獲得國內建筑大獎,林樓選了一個他已經完成的得意之作稱贊了幾句。
“哈哈,那都是過去的事了,這幾年我一直沒拿出什么好作品,感覺對不住吳委員的培養啊!”章風文開懷大笑,林樓的話可謂是撓到了他的癢處。
“能在那個年代就采用如此大膽的設計,小章你還是很有魄力的么,當年我就是看中你有這股子勁才把你要過來的,為此橫川市可沒少告我的狀!”吳委員笑著說道,他用人向來不拘一格,并不只會在清華建筑系挑人。
“這幾年沒有出成果,是因為你現在的思維已經陷入瓶頸,不過不要緊,等做完了這個項目,出國去考察學習一段時間,親眼目睹下國外最新的思潮動態,再回來就又不一樣了!”吳委員對這些人的進步也很關系,會盡量為他們創造突破自我的條件。
“我就不用介紹了吧?小林還上著我的課呢,除了代課之外,我現在主要幫吳委員查找資料,準備《中國古代城市史綱》英文版的編纂,聽說你英語不錯,要是有時間的話可以幫我翻譯一些資料。”張鳳桐是教《中國古代建筑史》的老師。
日后也會成為建筑史方面的權威,國內大多數建筑系使用的《中國古代建筑史》教材都是他的成果。
其余人等也紛紛自我介紹,其中泰半都是日后建筑界響當當的人物,就林樓認識的那些里,最差也是高校建筑系的系主任。
聽著他們的自我介紹,林樓忍不住想起一句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今天辦公室里的場景正應了這句話啊。